|
||||||||
蔡英文政權滿周歲,聲望雖然尚有四成、不滿意度已經高達六成,雖非四面楚歌、卻是怨聲載道。就職業別來看,除了農民稍好,各行各業都表達相當程度的不滿;同樣地,除了中小學教育程度、及年齡超過六十五歲者,其他並不太贊同她的治國之道;最令人觸目驚心的,連高屏嘉南等民進黨鐵票區,不滿意者竟然也過半。由於是全面執政,支持者不禁納悶,輸給有中華民國體制優勢的馬英九也罷,為何比朝小野大下的陳水扁還困頓? 根據蔡英文總統接受專訪的說法,改革的歷程難免會有陣痛期、黑暗期,尤其是結構性的改革;她還特別指出,如果沒有魄力,怎麼會選擇先解決年金問題?她特別強調,總統的責任是釐定優先順序與節奏,第一年是打地基、接下來就要展開建設。而行政院長林全也呼應,表示改革就像一場馬拉松,不能使用跑百米的方式來衝刺,似乎是把選民的不滿歸咎於支持者認為改革的步調太慢。我們認為,這是選擇性的認知,不能對症下藥。 小英總統並非沒有作為,而是讓人質疑是否有履行政見的誠意;同樣地,她的施政並非漫不經心,而是有柿子揀軟的吃的嫌疑;另外,她對於官僚體系並非沒有嘗試駕馭,盲點在於把事務嫻熟當作決策能力;再則,她並非不想讓老百姓知道政府作了什麼,而是把媒體工作當作政策溝通。這些特色歸因她經理人般的領導風格,把國家當作公司在治理,讓下面的部門各自去衝業績;往好處想,部會之間會有競爭的壓力,壞的一面是缺乏施政整合,把一○一當流動夜市經營。 上述領導風格顯示的是蔡英文保守的個性,習慣按部就班、步步為營,重視風險管理、結構性的關係,反映的就是怕犯錯、不賠錢的心態,在維持現狀的基調下漸進微幅調整就好。因此,大張旗鼓的年金改革,只不過是把前朝不敢貫徹的方案加減乘除,看不出整體的框架、及價值觀,紛紛擾擾一年,也不過凸顯軍公教反對改革的負面印象,損人未必利己。一例一休則是週休兩日不成,遇反則縮的打折行徑,偏偏又欺世盜名改革,變成勞資、甚至於消費者三輸的局面。 身為國家領導者,應該是勇敢跨步開創、而非解決問題而已,應該是負責任的事主、而非事不關己的公親。表面上看來,蔡總統事必躬親、枝微末節不放,實際上卻是任憑權臣擺佈、驕縱親信跋扈,一群小矮人就是擔心白雪公主生氣。癥結在於缺乏理念,難免投機取巧。最明顯的就是前瞻建設,既然以政府財政困難高唱年金改革,卻又急就章推出近兆的政府支出,看不出乘數效應是如何計算的,東施效顰,卻又標榜政策延續,就是國民黨發消費卷的二點○版。 或許大隻雞慢啼,並非所有的選民都是急躁的,關鍵在於政府急功近利。既然選前答應要帶領一起渡海過關,得到政權卻又卻步了;原本說好作伙跑馬拉松,現在卻說不要急,買了豪華的休旅車,大家唱卡拉OK、或是請修女來主持賓果遊戲就好。大選後,蔡英文要大家別太溫良恭儉讓、政府沒聽見可以拍桌,現在則說我聽到就不用再大聲了。坊間有所謂沒有菜單的餐廳,老闆的料理往往另人驚艷。我們擔心的是,政府淪為黑店,竟還怪人民是奧客。
*《台灣時報》社論
2017/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