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中立是美國的開國精神*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美國從1776年宣佈獨立、到1941年加入二次大戰為止,長期採取中立政策,亦即作為一個以貿易立國的新興國家,強調作為中立國的權利(neutral rights),希望能維持海上的自由航行、不願意捲入強權的戰爭。法國在大革命成功以後跟英國開戰,在1793年要求美國根據軍事同盟條約(1778)協防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或者至少扮演中立的物資提供者角色。由於當年若非法國出手幫忙對抗英國,美國獨立不會成功,人情未還,更何況美國還欠法國一大筆貸款;事實上,法王路易十六就是因為介入戰爭過深、政府破產。

當時的內閣成員兩派針鋒相對,以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為首的聯邦主義者認為不管是支持法國、還是英國,都可能引來敵對的一方入侵,積弱的美國不僅無力招架、甚至於可能會經濟崩盤,因此主張保持中立。以國務卿傑弗遜為首的共和主義者則比較同情法國革命政府,認為即使可能有跟宿敵英國開戰的風險,也不應該得罪盟友。終究,首任總統華盛頓以民意為後盾決定採取中立,在1793年發表『中立宣言』,禁止國人支援法國,傑弗遜憤而辭職。華盛頓在告別感言(1796)還諄諄告誡,弱小國家對於強大國家的依戀,將只會把自身貶為衛星國家。

1794年,美國跟英國簽約言和,法國認為美國跟英國的貿易違反中立,加上美國拒絕償還國債,憤而扣押美國商船抵債,雙方在加勒比海打了一場短暫的海戰,終究以條約收場。進入十九世紀,英國與法國的爭霸延續,不時押解美國船隻、強徵船員當水兵,美國只好一方面立法禁止英貨、另一方面透過談判來確保中立權。雙方在1812年大動干戈,英軍甚至於攻入華府、焚燒總統府,最後,由於英國不想歐美兩面作戰而和解。直到克里米亞戰爭在1854年爆發,美國依然維持「自由航行、自由貿易」(free ships make free goods)的原則。

當一次大戰於1914年爆發,威爾遜總統毫不猶豫宣布中立,除了呼籲國人在思維跟舉止上不偏不倚,也代表歐陸中立國跟英國曉以大義,不要封鎖對德國、及奧匈帝國的自由貿易。只不過,當德國以無限制潛艇戰反擊英國的餓死戰術,宣稱魚雷無法辨識敵國、還是中立國的船隻,造成無辜的商船及郵輪嚴重傷亡,搭乘英國輪船的美國人難免被波及,威爾遜終於決定參戰。在1930年代,美國國會組成調查委員會,歸咎銀行家跟實業家大發戰爭財,隨後相繼通過了三個『中立法』,禁止軍售、或貸款給交戰國家,希望能避免美國捲入歐洲的戰爭。

德國在1939年跟英國及法國開戰,美國內部分為兩派,孤立主義者認為援助盟國會重蹈捲入戰爭的覆轍,而以羅斯福總統為首的國際主義者則認為貿易不僅有助於國內經濟,也可以讓美國遠離戰爭。美國表面上維持中立,實質上以老艦交換在英國領地設置基地。在1940年的總統大選,尋求第三任總統的羅斯福感性地說,「貴子弟絕對不會被派遣到海外參戰」;他連任後,國會立法租賃武器給對防衛美國重要的國家,包括蘇聯。由於美國拒售飛機燃料、以及廢鐵,日本憤而加入軸心國、鋌而走險偷襲珍珠港,四天後,德、義跟美國宣戰。

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在國際上呼風喚雨,亟思如何跟蘇聯分庭抗禮。這時候,中立作為美國的外交課題,變成衡量是否對自己有利,特別是歐陸的前線國家,未嘗不可拿來當作結盟以外的選項。

 


* 2017/05/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