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馬英九被起訴是卸任總統的宿命?*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台北地檢署偵辦前總統馬英九涉洩密等案終結,依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等予以起訴,他接下來還有八大案件要面對,恐怕司法路途迢迢走不完。這是第三位卸任國家元首被起訴,前總統李登輝早先因國安密帳案被訴,法院終於還他清白;前總統陳水扁因國務機要費等案被訴,其中龍潭購地案被判20年定,目前保外就醫,藍營認為他裝病而忿忿不平,綠營則不滿司法辦綠不辦藍,雙方都不服。司法與政治的糾結關台灣的民主鞏固,不只是單純的法律課題,還需要政治智慧及勇氣來解鈴。

此番,馬英九的官司始於2013年的九月政爭,當時擔任總統的他指控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及關說,沒有想到王金平全身而退,卻衍生檢察總長、及總統涉嫌洩密的疑雲,甚至於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還被揭發非法監聽國會。新國會在去年就職後修法廢除被視為東廠的特組,似乎是大快人心。近日,民進黨監察委員補提名人選陳師孟更揚言上任後要「清除司法敗類」,沒有多久,最高行政法院裁定國民黨帳戶資金不得解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暗批可能是「監委陳師孟的威力很強」,自是否定民進黨政府想要推動的司法改革。

長期以來,老百姓對於司法沒有信心,基本上是對於「有錢判生無死判死」的無奈跟心酸。即使沒有貪瀆,時有所聞「假司法獨立之名、行帝王式司法之實」,宛如《老殘遊記》作者劉筆下的清官酷吏,儼然是民主的漏洞。其實,不管是內閣制、總統制、或雙首長制,司法獨立是政治體制內部的自我防腐機制,我們除了希望政治力量不要介入司法審判,同時也企盼法曹能有自己的專業判決。坦誠而言,如果說「法院是國民黨開的」是政治扭曲,矯枉過正亦非民主之福。

八年多前,陳水扁走出總統府後,不到半個小時就被起訴,司法效率驚人。國務機要費原屬灰色地帶,或可歸咎立法周延,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難免被認為是先射箭再畫靶、先關人再羅織。馬英九市長任內的特別費案,法官接受對他有利的「大水庫理論」,在陳水扁龍潭購地案則發明「實質影響力說」,綠營支持者當然強烈不滿,很難不把把司法當作打手。儘管馬英九是在下台超過半年後才被起訴,由於民進黨全面執政,法界若人人自危、或搶著當搖擺狗,著實不妥。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當然是司法的起碼要求。只不過,如果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冤冤相報、疲於奔命,特別是與政治對立、甚至於族群齟齬糾纏不清,那是自我矮化為幫兇。其實,就三權分立而言,如果說立法場域難免淪為朝野抗衡、司法途徑很可能日廢時,行政則有解套的方式,也就是由總統出面著手和解。可惜,馬英九總統任內不願意特赦陳水扁,當下,蔡英文也難援例特赦馬英九,未來,接任的總統恐怕只能坐視惡性循環。

如果說馬英九是痛恨陳水扁拉下國民黨、或忌憚深藍的反彈,蔡英文對於陳水扁裝聾作啞,有幾分是反應黨內同志擔心興風作浪、加上不願意危及連任,不脫政治盤算。面對斤斤計較的政客,特別是小家子氣的當權者,沒有選舉壓力的司法應該有更大的社會穩定責任,而非察言觀色、投懷送抱。

 


*蘋果 2017/03/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