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消除威權象徵必須謀定而後動*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相較於十年前陳水扁政府面對朝小野大的困境,而且大選即將到臨,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此番,由於蔡英文政府全面執政,再加上剛上台,支持者高度期待。蔡總統除了宣示清真相、公布檔案,而且期待有一天二二八來臨就是國家最團結的時候,相當感性。只不過,儘管文化部宣布中正紀念堂閉館一天,仍有持正反兩面立場者引起衝突,反而降低輿論跟百姓對於轉型正義的關注。

轉型正義的工作包括理解過去、面對現在、以及建構未來:如果不能有真相,就不可能有道歉跟原諒,更不用說正義跟和解;同樣地,如果不能誠實檢討威權統治遺對於現在所造成的傷害,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層面,那是不可能健康地攜手走向未來。因此,不管是戰後德國的去納粹化、或是東歐民主化後的去共黨化,除了司法追究元兇,更重要的任務是反思國家體制、社會文化、以及人民心理的扭曲,尤其是如何消除威權象徵。

威權象徵包括獨裁者的銅像、地名、路名、建築物名、以及校名,用意是在製造個人崇拜、以提高統治的正當性,說穿了就是墓地吹口哨,那是活人膜拜,跟民主國家對於偉人的崇敬不能相提並論。以烏克蘭來說,自從國會在二○一五年通過『去共黨法』,已經有五萬多條街道、及近千地方重新命名,原本多達五千五百座列寧的銅像,在半年內只剩一千多,而共黨的象徵只准在墓園出現,幾乎就是過街老鼠。

跟台灣比較像的是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將軍高壓統治三十六年;民主化展開後,由於軍頭環,去佛朗哥化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蠶食鯨吞。馬德里在二○○五年移走鬧區大眾運輸站的佛朗哥銅像,而位於北部的陸軍官校不免。在二○○七年,國會通過『歷史記憶法』,強制去除公共場域殘餘的威權象徵,本土最後一尊佛朗哥銅像終於落幕,最後連他的腳印也被水泥覆蓋。最爭議的是佛朗哥生前強迫政治犯興建的忠烈祠,社會黨政府禁止遊客,政權轉移後又開放,有人則建議移走他的靈柩。

台灣民主化三十年,大家對於未來依然嚴重分歧,歷史記憶是最大的鴻溝,族群齟齬徘徊不去,二二八事件是關鍵;不少人以為時間可以抹平一切,更多人認為事不關己。如果轉型正義的終極目標是和解,那麼,除了解密、真相,更需要大家可以接受的合理解讀。只不過,由於蔣中正不只是國民黨的領導者,不少外省人的父祖跟隨而來,要如何伸張正義、卻又不能傷及無辜,那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或知識份子的擔子,而是我們是否有心相互說服。

轉型正義必須謀定而後動、而非敲鑼打鼓,除非認為只有媒體效應。換句話說,許多準備工作在平日就必須默默地進行,而非等到二二八這一天、還是等待國會立法完成才著手,否則,大張旗鼓勢必引來抗爭;畢竟,不管反對的人數多寡,難免被解釋為轉移焦點、甚至於政治消費。

 


*》社論  2017/03/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