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美、中夾縫中的台灣*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台灣智庫日前公布民調,有關於「台灣應與哪國保持密切關係」,前三名分別是美國、中國、以及日本。相較於七個月前的民調,儘管認為與美國應該保持密切關係仍然維持最高,而且由42.1%提高為55.6%,令人納悶的是,中國與日本順序互調,也就是以中國為優先的增加了十個百分點,也就是了四分之一,而日本則由五分之一降為七分之一。這是在川普與蔡英文通話後所做的民調,究竟有什麼變數可以解釋?

首先,親美的聲音過半,很明顯的是川普的一連串推文,讓台灣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大為提高,長期被打壓的台灣人相當振奮,認為是終於出了一口氣,而且也反應出對於歐巴馬政府冷淡八年的反差。相對之下,儘管日本跟台灣在安全上唇亡齒寒,然而,半年來的外交動作未免讓人覺得咄咄逼人,包括沖之鳥是島或礁、以及福島核食闖關,強人所難,加上未解的歷史齟齬,當然令人卻步。

為何認為應該親中的人多於親日的人?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在六月公布的民調,自認為是台灣人的高達六成,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不是台灣人的不到一成,而贊成統一的也不到一成,為何仍有不少人主張親中?事實上,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最新調查,儘管贊成台灣獨立的人已經過半,而不同程度的統派卻還有三成左右;另外,認同民進黨理念的民眾有四成,而認同國民黨的也有三分之一上下,這是端倪。

由選民的國家認同、統獨定位、到政黨認同來看,親中反映的是藍營的基本盤,並未因為國民黨內部鬥爭的白熱化而有大幅的變動。儘管川普的當選醞釀著美國的中國政策、以及對台政策有可能改弦更張,只是讓親美派水漲船高,而親中、或是親日雖然是光譜的兩端,依然有支持者。當然,在美、日軍事同盟之下,即使親中態度明顯增加,七成五親美、日,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還是對於中國戒慎小心。

這裡告訴我們的是,表面上蔡英文政府是以維持現狀上台,口頭上不統不獨的人或許有四分之一,然而,當川普吹皺一池春水,圖窮匕見,統獨支持者各自歸隊,隱性的偏統人士紛紛表態,而且多於隱性的偏獨選民。換句話說,蔡英文的支持者是綠營加上一些獨立選民,藍營即使有含淚不投票、或投給宋楚瑜,不管是政治、還是經濟,偏中國的立場還是共同點。

兩大之下難為小。當兩強關係和緩之際,小國尚有左右逢源的空間;當兩強交鋒之時,除非能遠離紛爭,只剩下結盟途。李登輝、以及陳水扁嘗試跟中國和解,無奈對方以「一個中國原則」拒人千里之外。馬英九試圖以「九二共識」兩邊通吃,也就是軍事親美、經濟靠中,表面上是「不統、不獨、武」,實質上是以文化、及經濟促統。蔡英文採取緩兵之計,似乎是不願意得罪任一方。

我們必須指出,即使以親中國的立場作為政治版圖的分割,未來,藍營經過激烈的市場爭奪戰,應該會有更明顯的呈現。同樣地,儘管過半的選民主張與美國交好,內部還是有相當多元的想像,包括極端親美的棋子論、軍事同盟、以及中立親美等等,當然還有不結盟。不過,不要忘了,美國總統的外交決策一定是以美國利益為最高考量,不應該一廂情願。天助自助,獨立自主還是要靠自己。

 


*台灣時報》社論  2016/12/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