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總統蔡英文日前以三軍統帥的身分前往宜蘭蘇澳軍港,她登上沱江艦向官兵發表精神談話,強調會將以具體行動說明「我跟你們在同一艘船上,未來也會一起乘風破浪,迎接新時代,打造新海軍」。只不過,當她以「你們」稱呼海軍弟兄,把彼此的距離拉得很遠,彷彿彼此有一道無形的牆擋在彼此之間,只是不知道這是藍綠、男女、還是尊卑。 「人稱代名詞」(personal pronoun)用在與人交談、或是演講之際,主要的用途是避免重複先前提過的「先行詞」(antecedent)。學過英文文法的人都應該知道,人稱代名詞可以有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人稱,也就是我、你、他;加上複數,還有我們、你們、以及他們;另外,英文還有性別、所有格、以及主格╱受格等差異,不能亂用。 端賴社會的慣俗,除了上述形式上的使用規則,人稱代名詞還意味者使用者與接受者的相互關係,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距離,包含階級、族群、或是性別。一般而言,社會距離可以有感性(affective)、規範性(normative)、以及互動式(interactive)三大面向,簡而言之,分別強調感同身受、中規中矩、以及拉近距離。究竟要採取哪一種,必須看身分、以及場合。 馬英九總統在莫拉克颱風之後接受CNN訪問,當記者問到政府是否防颱不周,他把責任推給災民說:「That is why, they are, there were not fully prepared. If they were, they should have been evacuated much earlier. Just because they stay in where they live and, but you see, they didn't learn, they didn't realize how serious this disaster was.」總共用了六次「他們」,就是怪罪災民不走、不撤離。同樣地,馬英九在工研院致詞談到視察颱風災區感想,向在外賓描述災民的表情「非常cynical」(犬儒),一副不屑的樣子,聽了還以為是在講哪一國的外國人。 還好,馬英九總統夫人周美青前往阿里山鄉來吉國小,抱著災民說「你們辛苦了」,使用第二人稱,至少拉近了一點距離;只不過,還是有天龍國下凡的味道。當馬英九告訴原住民族說,「我把你當人看,我把你當市民看,要好好把你教育,提供機會給你,我覺得應該這樣子做,所以我覺得原住民的心態要從那個地方調整,我來到這個地方,我就要照這個地方的遊戲規則來玩」,用意應該是「入境問俗」(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然而,一句「把你╱你們當人看」,即使用第二人稱,卻掩飾不了漢人原本並未把原住民族當人看的心態。 蔡英文在總統就職典禮演講說,「今天的就職典禮,原住民族的小朋友在唱國歌之前,先唱了他們部落傳統的古調。這象徵了,我們不敢忘記,這個島上先來後到的順序。」彷彿在場的主體是非原住民族,而身為總統的她是在敘述第三者,也就是毫不靦腆地將原住民族「他者化」了。原來,原住民族在這個國家只是被當作消費對象的客體。問題是,一再強調她有排灣族血統的蔡英文,怎麼忍心稱呼族人是「他們」? 或許因為身為總統的尊嚴、或是女性的矜持,蔡英文總統在國軍官兵前面選擇使用「你們」,雖維持了身段,卻拉開了距離。我們寧願相信,這是撰稿人涉世未深、而總統的社會敏感度也高度不足,才會隱約顯露出高不可攀的貴族心態。期待新政府能多用「我們」、「我們的」,少用涇渭分明的「你們」。只不過,看到新內的團體照,幾乎每個人都是雙手抱胸,好像拒人於千里之外,臉上的微笑就有點虛偽。
*《民報》 2016/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