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國會開議以來熱鬧萬分,新科立委無不意欲大顯身手,連新任議長蘇嘉全也不時出來開示,譬如有關於四大天王要被外放的傳言,他肯定「資歷夠外交工作較受重視」,更不用說嘉許「新內閣名單對團隊是正面」。近日,蘇院長不止怪罪國民黨立委拖延『總統交接條例』、及『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審查,還批評法務部長羅瑩雪「自己不理性請別人理性,恐怕委員會只會搭嘴鼓」。藍委反唇相譏他「形式上中立而已,不用講那麼好聽」,綠委則以「行為沒有不中立就好」,彷彿管不了他的嘴巴。 蘇嘉全院長之所以屢次發言,有些其實是記者堵麥、順口回答,未必是他主動想要博媒體版面。至於他對於立法進度的不滿,主要是因為為了杜絕公民團體所謂「密室協商」的指控,不再仿效前院長王金平慣用的黨團協商,整合之道還在摸索。目前,國會席次過半的民進黨提案要求付委審查,國民黨的因應之道是退回程序委員會;如果強行表決,要是藍營吃了好膽藥進行焦土抗爭,不只會折損新院長的顏面,也不免影響新總統蔡英文的威望。 其實,民主國家的國會並沒有要求「議長中立」的道理,而是期待議長「不偏不倚」(impartial)就好,也就是依據議事規則主持會議罷了。在內閣制之下,議長表面中立,往往是執政黨可以信任的老將,真正的議事主導權掌握在總理手上,因此,連選舉都可以禮遇對方而不提名;萬一碰上不聽話的議長,隨時可以動用國會優勢換人。在總統制下,全面執政的議長全力配合總統透過法案履行政見,不止議長固定到白宮磋商進度,總統必要時還不惜前往國會山莊移樽就教,沒有所謂的「政治中立」;至若朝小野大,議長儼然就是在野黨最有實力者。 王金平擔任議長期間,不論藍綠執政,綠委大致同意「喬王」處事公允,也就是說除了看政黨在國會的實力外,多少還會給在野黨一點面子、甚至於連小黨也雨露均霑,難怪會被譽稱為「公道伯」。事實上,就是因為他堅持不讓『服貿條例』輕易過關,才會被馬英九總統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幾乎連不分區立委身分也不保。如果他有民意作後盾,應該可以維持起碼的尊嚴。 國會改革是民進黨大選「五大政治改革」政見之一,把議長中立化當作重要改革工作。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民進黨中常會又決議中立化的三項原則,包括正副議長不參與政黨活動、不擔任政黨職務、以及不參與黨政協調平台機制。既然人云亦云、自命清高,黨團還是歸萬年總召柯建銘節制,空頭總司令只能對在野黨立委曉以大義,對於向來直言直說的蘇嘉全來說,彷彿是上下班卡在車陣的超跑,應該是苦不堪言。 蔡英文之所以找充滿霸氣的蘇嘉全擔任議長,不只是要他壓制在野黨,也是在必要的時候能夠鎮得住非嫡系立委。議長表面上要跟政黨保持距離,然而,蘇嘉全名列不分區立委,還是要奉行總統旨意;當初如果區域出身的陳明文能出線,有自己的民意基礎,國會自主性或許稍強。民進黨執政八年朝小野大,此番支持者讓新政府可以掌控國會優勢,似乎未能自反而縮。政治運作有一定的道理,過於媚俗相信膝蓋反射,舌頭很容易被貓咬到。
*《台灣時報》社論
2016/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