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大選結束到宣示就職,總統當選人的任務包括政權交接、人事安排、以及政策擬定。表面上看來三者毫不相關、可以循序漸進,實質上則是環環相扣、必須同步進行。政權交接包含檔案交接、國安交接、及行政交接。日前,新舊政府交接人員進行第一次會議,馬英九政府希望除了總統府交接,扣除獨立機構,還要有二十來個部會必須交接;然而,民進黨交接小組則表示有困難派出這麼多人,因為新的內閣最快也要到四月才會產生,有點緩不濟急。 基本上,這可以反映出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按部就班的風格,另外,應該也是擔心萬一派人前往各部會進行交接、聽取業務報告,難免會被外人解釋為這些人就是新政府的部會首長,那將形同架空行政院長的人事任用權。只不過,新的國會已經開議,新科立委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互動的對象是看守內閣,三十多項的優先法案,除了清理國民黨黨產,看來也多半是散彈槍打亂鳥,應該不會有政策型的立法。 關鍵在於蔡英文把施政重心放在財經,希望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能帶領行政團隊,卻一直無法獲得首肯;好事多磨,在這樣的情況下,儘管負責智庫的林全財政出身,對於人事似乎意興闌珊,當然不願意帶領行政交接。蔡英文近日展開所謂的「產業之旅」,希望向業界請益,再作最後的人事確認、安排適合國家大政優先的人選;她表示,多數政務官將不會是民進黨籍,以落實選前「不會歸碗捧」的承諾,可以看出用人哲學。 其實,蔡英文在上一回的總統大選就有「選勝後不會贏者全拿」的主張,特別是「大聯合政府」、及「協商式民主」的訴求,加上「未來的閣揆不一定要民進黨籍」、及「新內閣將納入各黨及社會各界優秀人才」的說法,當然是有戰術上的考量。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選前質疑,民進黨一旦在國會過半,台灣將失去制衡力量,蔡英文則保證將會網羅支持改革的人才、不分黨派,「絕對不會歸碗捧去」,而她以陳建仁為副總統搭檔就是第一步。 我們必須指出,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也就是以政黨的政綱約束自己的候選人,透過政見來交換支持者的選票。當然,我們也理解,在這以候選人為競選中心的時代,候選人會想辦法降低本身的政黨色彩,希望能吸引所謂的中間選民,這是人之常情。另外,如果專業上不可取代,即使政黨立場歸屬敵對陣營,也是國家棟梁,應該三顧茅廬、共同為國家戮力打拼。不要忘了,在戒嚴時期,蔣家父子也會延攬無黨人士入閣,以淡化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尷尬。 政務官畢竟是負責決策,關鍵是否有能力把總統的政見轉換為具體的政策,一方面說服國會通過相關法案,另一方面如何帶領部屬推動。民進黨以選舉出身,一向被批沒有人才,兩千年執政擢拔不少事務官入閣,優點是業務嫻熟,缺點是沒有擔當,心中只感念起用自己的閣揆,不要說政黨的理念不屑一顧、連總統的政見也視若無睹,那是用人的最大敗筆。我們以為,用人唯才應該是指決策力果斷、及執行力堅毅,不過,更重要的是能否配合總統履行政見、而非個人表現。因此,起用黨籍菁英乃是天經地義,不應拘泥,唐飛組閣殷鑑不遠。
*《台灣時報》社論 2016/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