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夾在日本與中國之間的朝鮮,有點像是夾在德國與法國之間的比利時,左右為難。自從中國元朝皇帝忽必烈與屬國高麗在十三世紀兩度來襲,朝鮮半島一直是日本的心頭大患,認為由強權支配的朝鮮勢必威脅到自己的安全。日本在十六世紀末以牙還牙,兩度以借道攻明為由出兵朝鮮,終於因為豐臣秀吉病故無功而返。日本明治維新以後,視朝鮮為取得資源、以及農地的方便來源,開始有樣學樣美國強迫門戶開放那一套,終究在一次大戰之前加以併吞朝鮮,進而往中國滿洲擴張,成就大日本帝國。 早期的日韓關係,主要環繞著倭寇騷擾。日本在1868年展開明治維新,要求與鎖國的朝鮮建交被拒,一時「征韓論」沸騰,西鄉隆盛在1873年志願領軍懲罰;歸國改革派認為海外擴張是次要的,日本實力不夠、不應輕啟兵戎,否則會讓西方強權坐收漁翁之利。日本在1874年,西鄉隆盛之弟西鄉從道遠征台灣教訓牡丹社的原住民族,稍微舒緩主戰爭的不滿。在1875年,日本艦叩關簽訂『江華條約』(1876),承認朝鮮是獨立國家,實質上是要朝鮮脫離中國的朝貢體系;中國則互別苗頭,說服朝鮮跟西方國家簽訂相同條約,以沖淡日本的優勢。 朝鮮跟日本、及中國一樣,在十九世紀下半葉面對西方強權的挑戰,內部對於肆應之道沒有共識:王室堅持向中國求援,改革派則主張師法日本維新。在1884年,改革派在日本的撐腰下發動甲申政變,保守派則獲得中國派駐的袁世凱奧援,日本公使被迫竄逃。日本一方面忙著制憲、另一方面則為了向西方國家展現外交能力而無意擴大爭端,中國也因為跟法國交戰而自顧不暇(1883-85),雙方簽訂『天津條約』(1885);表面上這是中日共治朝鮮,實際上承認中國對朝鮮的宗主權,日本臉上無光。 進入1890年代,富國強兵的日本已經有實力捍衛獨立自主,外交上不再韜光養晦。由於中國在朝鮮的作為日益挑釁,而俄國在西伯利亞的鐵路又即將完工,加上反對黨大肆抨擊政府卑躬屈膝,日本終究為了朝鮮對中國發動甲午戰爭(1894),由安內走向攘外。導火線在於朝鮮改革派金玉鈞在上海遇刺,中國為了殺雞儆猴而遣還遺體,日本隱忍不發;緊接著,由於朝鮮爆發東學之亂,中國違反協定片面出兵,讓日本師出有名,一舉攻下大部分朝鮮半島,還以捍衛朝鮮為由佔領中國遼東半島。 大獲全勝的日本跟中國簽訂『馬關條約』(1895),取代中國在朝鮮的影響力,然而,卻在三強的威脅下歸還遼東半島,尊嚴受損;日本自知實力暫且不足,轉而把焦點放在福建,卻被嗤之以鼻,只好生聚教訓。只不過,由於朝鮮政局不穩,相互傾軋的政客挾外人自重,親俄的閔妃(追謚明成皇后)遇刺,也就是乙未事件(1895),朝鮮王高宗父子躲進俄國使館尋求保護,反日情緒日漲。儘管日本希望能以「滿韓交換」媾和,自恃崛起中的俄國執意南擴,沒有料到日本會不惜一戰,終於爆發日俄戰爭(1904)。日本揚眉吐氣,從此相信國家安全繫於帝國建立,弱鄰非得先下手為強,以免強權用來對付自己。 由於取得美國的默許,日本沒有後顧之憂,首先在1905年以『乙巳保護條約』控制朝鮮的外交,納為保護國,已經稱帝(光武帝)的高宗派密使向美國求援碰壁。接著又在1907年以『丁未條約』掌控內政,實施間接統治,拒簽的高宗派人前往海牙第二屆萬國和平會議控訴被拒入場,反而被逼謝罪退位給兒子純宗(隆熙帝),這是傀儡政權。最後是在1910年以『日韓合併條約』併吞朝鮮,英國、及俄國都不吭聲。這時候,日本的外交障礙已經大致清理完畢,接下來就是著手對中國的蠶食鯨吞,特別是滿洲。
*《民報》 2016/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