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此刻沒有民進黨組閣的憲政道理*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在民進黨贏得大選後,行政院長毛治國立即請辭,馬英九總統表示希望能任命由多數立委支持的人接任閣揆,並邀請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到總統府商議。在這同時,企業界也立即呼應讓由民進黨提名組閣給馬總統任命,開創政權交接慣例,以避免長達四個月的空窗期。其實,選前已有不少輿論表達類似的焦慮,連綠委都有選後立即進行國安交接的說法,甚至於有要馬英九提早交出政權的聲音。

其實,蔡英文早先的反應是視為選舉操作,因為「憲法明訂行政院長的任命是總統的權力」,「即使輸掉政權,在五二〇前還是馬總統執政,馬總統還是要負最後責任」,因此不能私相授受。在選完的國際記者會上,蔡英文重申這是憲政爭議,很可能會導致權責不清、政局更加混亂,因此呼籲馬總統任命稱職的看守政府,謹守分際、尊重國會、與各政黨保持密切溝通協調。

馬英九總統的「國會多數組閣」主張,主要是訴諸法國第五共和國的「自動換軌」慣例,東施效顰,聽起來是要把行政權提前交給民進黨。問題是,自從九七修憲以來的憲政體制已經朝總統制調整,總統任命閣揆已經不用再經過國會同意,而且民進黨在二〇〇八年初國會改選大敗、馬英九在三月贏得大選,閣揆張俊雄也沒有總辭,為何現在忽然黃鼠狼拜年,強人所難要「落實」所謂的慣例?

過渡時期的政府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包括革命後的臨時政府、民主轉型的權力分享政府、以及正常大選後的看守政府。一般而言,看守政府通常不會太長,除非在內閣之下因為聯合內閣的協商有可能產生延宕,譬如多黨林立的比利時往往政府難產,在二〇一一年六月的大選後,新政府竟然破天荒花了541天才上路,那是特例。比較特別的是美國,總統固定在十一月的第一個星期二選出,要到一月二十號才宣示就職,並無大礙;其實,在一九三三年通過的第二十號憲法修正案之前,就職日是三月七號,設計的道理是美國幅員廣大、交通不便,同時也是要讓新總統有從容組閣、審慎交接的時間。

既然是看守政府,不管是總統制、還是內閣制,現任總統應該謹守分際、不應有重大的決策,特別是涉外關係。當然,我們不免看到美國總統下台前進行人事調動、或特赦,一般是一笑置之。比較有爭議的是所謂的「半夜突襲」,也就是在卸職的前一天晚上大量通過行政命令,讓新政府措手不及;還好,面對這種小動作,新總統可以暫緩實施、要求覆議、甚至於推翻。最令人頭痛的是被稱為跛鴨的總統執意簽訂條約,綁死新總統發揮的空間,尤其是政權由民主黨交到共和黨之際。

我們知道,總統制與內閣制的最大差別是前者有固定任期,直到卸任前的最後一天都有選民所託付的權力,因此必須負責到最後一天;更何況,一個國家同時只能有一個總統,否則,就會有權責不清的問題。然而,我們也知道總統的民意支持在當選那一天是最高點,此後開始遞減,特別是確定必須換人做那天,不應該刻意讓新總統難堪。還好,新國會即將在二月一號就職,總統如果造次,絕對多數的民進黨也可以約制。坦誠而言,過去八年全面執政的馬英九政府放牛吃草,現在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台灣時報》社論  2016/01/1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