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進黨這兩天以「國會必須過半、選票不能分散」為題在媒體刊登廣告,可以看出這是告急,在訴諸「國會過半」的必要性下,期待選民不要「自動配票」。只不過,由於先前的民調顯示不少選民擔憂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立委席次又過半,恐怕會沒有制衡的力量,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則以「不會整碗捧去」回應,同時也提出選後將結合所有的改革力量組成「進步大聯盟」,不知道是否心意已變? 由於立委選舉有不分區的設置,讓藍綠以外的小黨有生存的空間,因此,民進黨與國民黨在二〇〇八年聯手修憲,將國會席次減半、同時也將區域立委改為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明眼人都知道以國會改革為名,真正「革命」的對象是在國會不聽話的親民黨跟台聯黨。又由於總統選舉採取相對多數決的情況下,第三、四黨即使推派總統候選人,頂多也只有母雞帶小雞的作用,大黨根本懶得搭理。 在太陽花學運之後,民進黨禮讓無黨籍的柯文哲出選台北市長,一來可能沒有自信入主天龍國,二來不願意跟白色力量正面競爭,三來也可以防止黨內有人藉機坐大。在九合一選之後,民進黨內部對於如何看待所謂的第三勢力,有人主張應該趁勝擴張在國會的席次,未來可以幫助總統全力推動法案;相對地,也有人認為還是彼此可以相輔相成,一來可以讓這些友軍扮演黑臉、自己再出面當和事佬,畢竟當家不鬧事,二來可以繼續跟蓄勢待發的第三勢力維持有好關係,還沒有到正式對決的時機。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民進黨在這次立委提名的過程,大致上採取民調的方式來進行協調,特別是在台北市只提名姚文智、及吳思瑤兩人,支持無黨籍的潘建志、時代力量的林昶佐、綠社盟的范雲、被國民黨開除的楊實秋及李慶元、甚至於親民黨的黃珊珊。此外,民進黨還派人輔選黃國昌、林昶佐、及洪慈庸,相當程度視為未來結盟的對象,特別是著眼後蔡英文時代的接班,或是萬一柯文哲決定提早與民進黨開打,大家還有合手的空間。 誠然,站在選民的立場,陳水扁政府八年執政朝小野大,究竟是執政不力、還是在野杯葛,一直無法釐清責任。也因此,蔡英文憂心「如果未來國會若沒有過半,改革將會打折」,疾呼結合所有改革力量組成「進步大聯盟」來主導國會。然而,由於馬英九政府號稱全面執政,卻是一意孤行,讓選民對總統支配國會的經驗有所戒心;坦誠而言,要不是立法院長王金平抵死不從,服貿條例早已過關、國門洞開。換句話說,儘管大家希望施政不力、背離民意的國民黨下台,對於民進黨還是稍有保留。 執政不外選舉、立法、以及行政等三個最小獲勝聯盟的獲致。相較於蔡英文在上回大選提出「選勝後不會贏者全拿」、及「大聯合政府」等主張,此回則提出「執政大聯盟」概念,希望在國會組成穩定的多數聯盟、招納各方人才加入執政團隊,信心大增。只不過,不希望支持者自動配票,表示對於這些黨友並不放心。如果著眼於國民黨即將淪為法統藍的小黨,黨產被充公後不免樹倒猢猻散,不如讓選民決定未來如何政黨重組,那麼,政黨票將是最好的指標。
*《台灣時報》社論
2016/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