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國民黨是老鼠會嗎?清「國會議長中立化」的含意*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獲得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後,頻頻推動所謂的國會改革,特別是「國會議長中立化」。不過,究竟王金平院長的不分區是否要列為首位,黃復興黨部公開打臉,一看就知道延續馬英九的九月政爭,也就是不滿議長為什麼不動用警察權強行通過服貿協議。可見,朱立倫一方面安撫黨內保守派,另一方面則趁機將王金平壓落底。

在過去,立法院被當作行政院的立法局,只要國民黨在禮拜三的中常會下達總統的意志力,議長只有乖乖配合的份。現在,到底立法院長的角色是什麼,大家還是沒有共識。如果真的期待議長中立,二十年來,又何必每回推選議長就壁壘分明?在民進黨在去年九合一大勝,為了達到全面執政(unified government),地方議長選舉要求黨籍民代亮票,彷彿還是不放心把這個位置交給對方。

所謂的「中立」(impartiality, neutrality),應該是指議長在主持議事時應該不偏不倚、大公無私,特別是在朝野進行政策辯論之際,不應該加入戰局。然而,到底是否可以有政策立場,從憲政體制設計的精神來看,表面上看來,似乎有不同的角色,好像是總統制允許有黨派立場(partisanship),而內閣制則不允許,大家最常見的是美國與英國的經典。事實不然,不管何種憲政體制,只有主導立法權才能向支持者交代政見的實現。

美國的眾議院議長一向由多數黨產生,當總統掌有國會多數之際,可以仰賴議長幫忙推動法案;如果是朝小野大(divided government),朝野之間的拉鋸戰反映在行政與國會的立法攻防,總統往往必須費相當大的心力對國會議員曉以大義,法案要通過尚且不免日廢時,不過,美國人卻習以為常。如果是內閣制,基本的精神是組閣必須獲得國會的過半席次,行政權與立法權合一,沒有所謂的制衡概念,因此,執政黨只要找一名有威望的政治人物擔任議長就好,有時候還可以禮遇反對黨籍的好好先生,甚至於刻意不在對方的選區提名,關鍵在於立法的主導權決定於國會席次的優勢。

美國與英國的議長產生一向是記名(唱名)產生,認為那是對選民的負責(accountability),而歐陸內閣制國家則多秘密投票,反正那是形式,應該沒有人會跑票。當然,近年來在尊重議員自主性(autonomy)的訴求下,連英國也被迫採取不記名投票,讓議員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跟政黨唱反調。不過,既然我們的民代還有被收買的嫌疑,權衡負責與自主,記名投票並不是沒有道理。

當議長的前提是必須先選上議員,有志當總理的黨魁亦然,如果馬失前蹄,就沒有辦法更上一層樓。如果是單一選區,一般是會放在鐵票區,如果是比例代表制,應該是放在最前面。朱立倫迄今口風很緊,不知道在盤算什麼。

國民黨迄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王金平如果有實力就應該回去路竹選區域的立委;坦誠而言,要一個花很多時間跟精力在調和鼎的人,去跟專注選區服務的人相比,相當不公平。另一種說法是援引英國的經驗,去跟要求民進黨讓賢不提名,近乎求饒,那也是十分殘忍,像是同志。至於主張排到第十名以後,擺明就是要有拉抬本土派的戰功再說,也就是把政黨比例的席次當作抽頭,如果不是羞辱、也是自貶政黨的身價,原來,這是一個老鼠會。

 


* 2015/11/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