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國際化」不等於「英語化」*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教育部從二〇〇五年開始,強制大專院校配合「推動英語能力檢定、提升國民英語能力」,由於攸關大學評鑑、以及相關補助,有九成以上的學校乖乖配合,要求學生在畢業前必須通過相當程度的英檢。年初以來,有政治大學的師生發動廢除畢業英檢,近來,成功大學的學生也遙相呼應,獲得九成的同學支持。根據學者的研究,英檢並未實質提升大學生的英語能力,這樣的政策是否應該檢討?

長期以來,英文是我國中學以上的必修科目,然而,因為缺乏學習的環境、以及運用的工具性,國人的英文程度普遍不高。由於我們並非前英國、或是美國的殖民地,譬如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或是菲律賓,不懂英文無可厚非。不過,政府為了因應加入WTO,配合全球化的趨勢、以及國際化的需要,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積極展開全民英文運動,錫堃在二〇〇二初任閣揆甚至於誓言在二〇〇八年將英語列為半官方語言,希望國民當有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以便跟世界接軌,現在還把英語學習往下延伸到小學三年級。

為了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培養具有外語能力、跟國際觀的菁英人才,同時營造國際化的生活環境,這樣的目標大體是正確的。只不過,在政策執行面上,教育部急功近利的作法是值得商榷的。也就是說,教育部並未通盤檢討前端的中小學英文教學為何無效,卻硬是要後端的大學繳出成績,各校急就章展開「搶救菜英文大作戰」,無心改善現有通識的英文課,苦的就是英文底子不好的學生、以及瘦了家長的荷包袋。有些學校比較有良心,可以去上英語補救課,前提卻是必須檢附英檢未過的成績單,為德卒。

我們必須指出,如果國際化是可欲的大學教育目標,那麼,外語能力不應侷限於英語。譬如說,以我國與日本的歷史關係,特別是技術及商業的交流,日語能力應該是不下於英語。就觀光業的拓展而言,我國近年由韓國、馬來西亞、印尼、甚至於中東的旅客越來越多,至少也可以在相關的技職科系優先推動相關語言。如果以台商的全球佈局來看,近的如東協、遠的如拉丁美洲,這些國家的語言應該也要鼓勵。可惜,我們只看到少數大學願意承認其他外語的抵免,更不用說配合國家需要提供教學。

由公民養成的角度來看,大學不是職業訓練的地方,那麼,起碼的本土語言能力才應該列為門檻。儘管憲法增修條文揭多元文化,百年來「國語政策」獨尊語的文化霸權揮之不去,語言仍然是族群之間最大的心靈隔閡,非以華語為母語的族群往往只有生活族語的能力,不止無力傳承語言所附載的文化,甚至於集體認同也因此被虛無化。至少對少數族群而言,母語能力的檢定應該是優先於外語,特別是原住民族。

令人擔憂的是,官員對於英語的莫名膜拜不限於大學畢業,大學入學即將實施英聽檢定,將只會惡化現有的雙峰現象、及城鄉差距。同樣地,並非所有的公家機關的業務有外語需要,現有的升遷評分卻獨厚英語能力,讓人誤以為中華民國政府就是滿清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這幾年,更有考試委員力主將英檢列為國家考試應考資格的門檻,顯然把台灣當作美國的屬地了。

 


*台灣時報》專論  2015/05/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