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外交休兵的危機*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由蔣介石的「外交鞏固」、蔣經國的「彈性外交」、李登輝的「務實外交」、陳水扁的「烽火外交」、到馬英九的「活路外交」,台灣經歷「中華民國到台灣」、「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基本上是美國的勢力範圍。台灣與美國的關係由『中美協防條約』的明確盟邦、到『台灣關係法』框架下的好朋友,儘管美國誓言「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人民」,然而「維護及促進所有台灣人民的人權是美國的目標」,並不包含民族自決權。

對於蔣介石政權來說,移植台灣的中華民國之生存決定於跟美國的結盟,甚至於在美國的撐腰下,在聯合國擁有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地位。然而,一旦美中蘇的全球戰略三角思維確立,在冷戰中被定位為「自由的燈塔」、「反共的堡壘」的台灣,當然不能當作美中建交的絆腳石,蔣經國的「彈性外交」只好發展實質經貿關係,李登輝的「務實外交」不再堅持以中華民國名義加入國際經貿組織,陳水扁的「烽火外交」試圖突破中國的封鎖,而到馬英九的「活路外交」則強調「外交休兵」,對於中國的打壓忍氣吞聲,被譏為「外交休克」,靠中國的善意勉強維持邦交國。

中國之所以迄今能遂行其外交孤立台灣,是因為美國的姑息。在冷戰結束後,美國對於本身的獨霸地位一時躊躇滿志,卻不懂作為霸主的義務,特別是縱容聽任塞爾維亞在波士尼亞進行「族群淨化」。亞洲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前爆發金融,美國不是事不關己、就是力不從心,讓刻意韜光養晦的中國一夜崛起。目前的歐巴馬政府內外交困、左支右絀,連任後回防亞洲,面對中國以「一帶一路」突圍,宛如面對蠻族的羅馬帝國。未來,如果中國不滿於美國的支配,轉而追求改變現狀,就是國際動亂的根源。

在中國的誘導下,泛藍的立場由國協、邦聯、到聯邦都有,死守中華民國、直到中共政權民主化再說,也就是「終極統一」。除了統派為了「回歸祖國」可以接受「一國兩制」,其他人表面上以為可以使用「國兩府」、或「國兩區」來應付「一個中國」,都是如假包換的「兩個中國」;而林林總總的歐盟整合方案,包括宋楚瑜的「中屋頂」、或是施明德的「大中架構」,還是不脫「兩個中國」。至若應付中國領導者習近平的「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不管是「華人國家」、或「文化中國」等國協想像,彼此還是有相當距離。

在美國的制約下,泛綠認為「台灣已經獨立、只剩下正名」,而獨派則進一步要求宣佈獨立、制憲、及加入聯合國等國家正常化努力,共同點是以為台灣頂著中華民國空殼已經有實質獨立,差異則在如何取得法理獨立,跳不出「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糾纏不清,更不用說「中華民國體制」有諸多不合時宜、及滯礙難行之處。即使大家認為奧運模式「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比起霸道的亞銀模式「中國台北」(Taipei, China)好,卻難逃「中國的台北」的意淫,台灣在「慣例」中被虛無化了,比「台澎金馬」還不如,在國際上只會作繭自縛。

總之,美國不准追求法理獨立,中國侵蝕實質獨立,右邊堵死、左邊逼近,不知在外交休兵下,台灣的現狀還可以多久?

 


*台灣時報 2015/04/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