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F:\home.gif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媒體訪談

描述:  F:\mail.gif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中評社香港113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台灣執政的國民黨在昨天的“九合一選舉”中潰不成軍,台灣的政治觀察者一致認為,這是“總統”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執政無能所致,若國民黨不能痛定思痛,2016年“總統”大選前景堪憂。

實踐大學副教授賴岳謙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次國民黨嚴重挫敗,主要是因為“中央”執政無能,不僅該黨許多候選人落敗,包括2016年“總統”可能人選朱立倫也只贏2萬多票,馬英九應負全責,至少應對黨的提名機制不當、執政績效不佳和選舉策略等問題負責辭去黨主席,可惜他錯失這個歷史契機,國民黨內若無人有政治勇氣要求馬下台,任由該黨被馬英九挾持,2016年“總統”大選也將不看好。

他分析說,馬英九今天的處境和前“總統”陳水扁2005年所面臨的情形非常類似,當年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全面潰敗,只拿到6席,國民黨取得17席,隔年台北和高雄兩個“直轄市長”,不僅台北敗選,高雄僅險贏2000票,民進黨要求扁下台,但扁只讓“閣揆”下台,加上個人貪腐,導致2008年失去執政權,若國民黨再任由派系、大老等掌控,官僚腐敗、暮氣沉沉,“這回的鐘擺可能還沒到底,2016年就會擺到民進黨那邊”。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施正鋒也對本報說,這次選舉是對馬英九的期中選舉,先前在台北、台中民調中不表態的兩成選民,結果證明是未投票或投給非國民黨籍的候選人。

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在藍大於綠的台北市拿下85萬張選票,不僅超越民進黨當年的政治明星陳水扁的68萬票,更是近20年來國民黨未分裂下首位能贏得台北市長者,柯在台北市12個選區大獲全勝,是非常罕見的情況,過去只有馬英九有此紀錄。換言之,柯文哲不僅拿到綠營的選票,也吸收了不少藍營和中間選民的票。

 

年輕世代看不到前景

不少台灣政治評論者異口同聲指出,近年來中產階級貧困化,年輕世代看不到前景,國民黨雖然力打經濟牌和兩岸牌,但國民黨忽略了這些年的經濟成長只有少數特權階級和財團獲利,經濟利益並未分配給一般民眾,國民黨原以為只要投票率高,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就有勝算,但這回年輕人的投票率較以往來得高,反而是投給了柯文哲。

相對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成功率領該黨翻轉中台灣,不僅跨過濁水溪,進逼大安溪,還拿下北部的基隆和桃園,蔡英文參選2016年“總統”大選已是定局,目前的懸只剩她要挑誰搭檔而已,在台南市大贏近45票的賴清德被視為最有可能的人選。

賴岳謙指出,“總統”大選明年3月就開打了,馬英九已成跛腳鴨,國民黨內部是風雨欲來,而蔡英文已取得2016年“總統”大選門票,無人敢其鋒,賴清德高票連任成功,有望和蔡英文搭檔參選正副“總統”,唯蔡英文必須對兩岸和國防等政策論述更為清晰。

施正鋒說,2016年“總統”大選還須觀察另一個變數,就是在“太陽花學運”中崛起的公民組合有意參選2016年“立委”,他們是否需要母雞——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來帶領?林義雄長期以來就在準備參選“總統”,但民進黨在這次九合一選舉中未犯大錯,林也會再思考。

至於兩岸關係是否會受此選舉影響,賴岳謙認為,柯文哲雖是深綠,但他目前是無黨籍,也不會受“台獨”挾持,或許最有條件走得更好,反而要觀察大陸方面有無胸襟面對新的政局。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本黨遭遇極大挫敗,我必須向所有中國國民黨的黨員與支持者表示歉意,我們讓大家失望了。“行政院”江院長與本黨曾秘書長都已向我請辭,我已同意。這次選舉,人民傳達的信息我都收到了。

 

此刻我的責任,是儘快提出改革方案,回應人民訴求,我不會迴避任何責任。我知道,各位現在心情是複雜的。我們提名的同志,奮戰到最後一刻,許多同志不幸落敗。但是,中國國民黨不會被輕易擊倒,過去沒有,今天也不會。現在,讓我們擦去淚水,讓我們團結起來,繼續為黨、為台灣、為“中華民國”奮鬥。

——馬英九

 

感謝台灣、感謝偉大的市民朋友以堅定的意志,相信“政治就是找回良心”,相信“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的政治理念”,相信“人因有夢想而偉大”,相信“眾人之智慧會超越個人之智慧”,相信“民主就是人民作主”,也相信“如果有選擇,應該選擇正面和進步的方向”。這些相信的力量終於讓台北市改變成真。

——柯文哲 

 

這次選舉的結果,顯示政府的施政未能獲得民眾滿意。而人民的聲音,也透過選票清楚地表達出來。因此,宜決定負起政治責任,辭去“行政院”院長一職。我已經在今天晚上向“總統”報告我的決定,並獲得“總統”同意。相信“總統”會儘快決定下一任“行政院”院長人選,以便“內閣”全面改組,迎接“國家”未來將面臨的挑戰。

        ——江宜樺

 


*中國評論新聞網2014/11/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