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ome.gif 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F:\mail.gif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經過二十年,語言還是族群間的芥蒂*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日前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立委們為了是否在中小學落實本土語言,有相當激烈的爭辯,國民黨立委潘維剛表示,不該為轉型正義而逼學本土母語,「此作法會傷害民族情感」,她並進一步指出,「秦朝統一語言、度量衡,才增加國力」。可以想見,民進黨籍立委認為她的說法歧視台灣母語,而且也對於教育部原先承諾本土語言列為國中必修的政策跳票表示不滿。在這同時,也有各大學教授連署,要求將台灣各族語列入高國中必修,強調透過母語的學習來認識自己族群的歷史及文化,恢復族群的平等及尊嚴。

基本上,潘委員所陳述的看法,反映的是中國傳統的「大一統」、以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思想,也就是赤裸裸的同化政策。在過去一百年來,由於統治者採取「國語政策」,以消弭族群間的差異為由,刻意打壓本土語言、抹煞在地文化特色,實質造成此的社會地位上下尊卑、以及政治經濟上的垂直分工(diglossia),也因此,語言的使用儼然就是族群競爭的替代品。從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不能面對過去的不義、不願正視現在的不公,那代表我們不想共同開創未來。

1994年召開的「台灣人民制憲會議」,推出『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各族群代表為了超越虛應式的多元文化主義,力主加入「族群專章」,希望透過憲法的規範引導立法,來促成族群之間的真正平等,其中特別規定:「國民義務教育,除個人母語外,至少需學習一種其他族群語言」。在民進黨執政時期,雖然嘗試將各族的母語列為官方語言,可惜因為朝小野大未能如願。

當時,國民黨立委(譬如李慶安)的立場是台灣不是只有四種母語,外省族群的母語更多,並未要求母語學習,譬如上海話。這樣的說法是得了便宜又賣乖,因為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需求,政府應該有責任提供課程,並沒有人反對;更何況,連潘委員也承認,自己的母語是華語(北京話),卻不能因故不再學習母語,就逼別人也要跟著放棄母語。

馬英九上台後,把母語學習的責任丟給父母、怪罪家庭,那是不公平的,畢竟在國家機器的禁錮下,本土母語早已淪為生活語言,如果沒有政府出面注整合,學校只是應付了事,任憑自生自滅,民間哪有推動的本事?因此,就有大師級的出來訕笑「台灣話寫不出來」,那是傷口上灑鹽,而是洪秀柱的「大家都會講台語」則是風涼話。只不過,選舉到了,政客卻樂於費力地使用閩南話、客家話、或是原住民族語問候,然後,才不好意思地解釋說,因為沒有機會好好學,所以沒有辦法講得好。

今天讀到自詡「外省菁英」的某報華府特派員,提到加入黨外或是民進黨的外省人格格不入,最大的問題是語言聽不懂,他特別點到前駐美副代表裘兆琳、以及立委段宜康,認為是前者是民進黨「做給人看」、後者是「貌合神離」。誠然,要化解族群之間的齟齬,不是利益交換、或是收編,必須有長期的交往、對話、甚至於吵架,如果停留在客客氣氣的階段,總是隔了一層皮;不過,如果有重新建構關係的機會,那麼,為何不在中小學好好開課,讓大家都有學他族語的機會,讓語言不再成為族群之間的芥蒂?

看到內政部、及地方政府近年鼓勵新住民的小孩學「媽媽的母語」,立意是讓新二代成為「南向新力」,多少有工具性的考量。相對之下,教育部長明知母語教學不夠落實,卻是畏首畏尾,我們就等著看他的專案報告吧!

 


*民報2014/10/2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