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ome.gif 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gif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因故被調職,激烈反撲旋被免職、進而以洩密被移送法辦,迄今疑雲重重。戲拖棚,不僅當事人為了清白聲淚俱下,而被指控為陷害忠良的政府也相當難堪,連被點到的中國、以及美國也競相走避。只不過,對於國人來說,最關心的應該是到底發生了甚麼事、以及為何會有這樣荒唐的事,更重要的,這件風波對於國家安全會造成怎樣的傷害。

由於去年才發生九月政爭,輿論傾向於將這件事解釋為政治惡鬥,差別在於先前是總統鬥國會議長,現在則是行政部門的內鬥。我們必須指出,只要經過總統的授權就有正當性,行政處分的過程、或手段是否細膩是次要的。然而,我們社會自來習慣同情弱者,加上張顯耀立委出身、又善用媒體,把自己呈現為國家機器下的受害人,因此,被描述為加害者的執政黨灰頭土臉,必須承擔所有的政治責任,畢竟,原本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人事案,竟然可以鬧得滿城風雨,主事者的危機處理能力當然會被質疑。

眾所周知,不管是因為辦事不力、還是志趣不合,一旦長官的信任大打折扣之際,政務官就應該姿態優雅地求去,因為再多的辯駁,即使能立即獲得平反,也會傷害到上級的威信。因此,這種違反官場政治倫理的作為,在民主國家幾乎是不可思議的行為,一般不是默默接受調職、就是乾脆辭職明志,負嵎頑抗只會印證不受節制的個人主義作風,而玉石俱焚更是暴露不識大體的個性;至若指陳總統被挾持蒙蔽、哭訴自己被長官出賣,聽起來像是諍言、而是諷刺,有損個人的人格。

其實,不管是內政還是外交,政策社群中的官僚體系多少會有競爭,只要不是相互掣肘,這應該是健康的現象、甚至於值得鼓勵的;以美國為例,國安會與國務院往往會互搶外交談判的主導權,有時候,國防部還會摻一腳。另外,直線職權的長官為了確保下屬貫徹政策意志力,當然也要防範自走失控的可能,特別是第一線的談判代表;因此,不管張顯耀是否因爭取表現而跨了紅線,快刀斬亂麻是應該的。問題在於開鍘的陸委會王郁琦不能當機立斷,讓張顯耀回馬槍反咬一口,反而讓外面看笑話;終究被迫以司法程序來解決政治問題,那是最不得已的下下之策,不是自曝法律萬能的思維、就是無計可施的窘狀。

相較於陸委會的左支右絀,張顯耀的公開叫陣令人納悶。我們知道,如果這是政府剛上台組閣,頂多只能怪罪總統識人不明、用人不當;如果現在是大選之前,也可以理解為藍營內部的盤整。因此,一種合理的解釋是,張顯耀原先以為的受命與層峰的政治目標有相當大的差距,也就是說,他可能看出一些不該知道的端倪,讓跑在他前面的政府讓投鼠忌器。另一種可能是他的忠黨愛國超越我們的想像,比執政黨的信念還要執著,因此相較起來,經貿的底線只是不傷大雅的過渡時期安排,不值得大驚小怪。

國家安全的關鍵在於國家認同、以及國家定位。今天,要是張顯耀的確洩密行為不能以「外患罪」處置,也就是說,處心積慮要把台灣併吞的中國不是「外國」、更不會是「敵國」,那麼,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又回到國共政權的正統之爭、而非捍衛主權,張顯耀當然有恃無恐。

 


*台灣時報2014/08/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