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進黨選舉對策小組日前針對台北市長候選人初選達成共識,表示為了符合支持者勝選的期待,決定將無黨籍的柯文哲、及馮光遠納入在野整合的考慮,也就是將展開所謂的理念合作。另外,基於實力原則,小組決議將以民調方式來進行整合,預計在四月底完成工作;至於時程、以及方式等細節,將留待週二繼續討論,最後再將建議案提交中執會定奪。 對於這樣的決議,除了提出二階段民調的姚文智,其他三位黨內候選人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意見。顧立雄主張不管最後採取何種整合方案,一定要先進行政策及理念辯論,否則無法接受;他特別指出,不敢接受辯論的人不值得託付,就是點名反悔不參加台灣教授協會在週日舉辦辯論的柯文哲。許添財認為在情勢未定之前,民進黨不應該一廂情願,以避免不必要之遺憾。呂秀蓮則直指不依黨規來提出黨的候選人,相當不負責任,甚至於認為這是毀黨的行為。 由於選對小組十一人來自各派系,而中執會更是派系實力的縮影,因此,可以預料選對小組的決議反映的就是黨內的合縱連橫,特別是新潮流的動向。新潮流推出顧立雄操兵,也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最後會伺機押寶,永遠不會落敗;福利國雖有姚文智登記參選,其實只是暗樁,謝長廷從不掩飾支持柯文哲;蘇貞昌主席不方便表態挺特定對象,不過,親近的小組成員何志偉倒是提出警告,如果民進黨禮讓,萬一柯文哲臨時不選怎麼辦?蔡英文辦公室的代表則反嗆,這是支持者在挾持民進黨,也大體可以看出柯文哲是小英的試風球。 自從柯文哲因國科會報帳案被約談後揚言「不要逼我選台北市長」以來,由於一直維持相當高的民調,民進黨開始有人主張加以徵召,當然,前提是必須先入黨。只不過,柯文哲自認為以無黨籍身份比較有勝算,還口不擇言「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讓不少民進黨支持者相當生氣;問題是,自認為沒有錢、沒有組織的柯文哲直言自己需要民進黨的奧援,十足功利。 對於一些民進黨的支持者、以及政治人物來說,只要柯文哲的「在野大聯盟」能夠打敗國民黨,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就政治市場而言,這樣的思維就是假設所有的綠色選民都會含淚投票,不管柯文哲是否認同民進黨的理念,包括對台獨黨綱的鄙夷;再者,這些樂觀者也相信,只要柯文哲不披綠袍,所有的非國民黨選票都可以盡收口袋,包括台聯黨、親民黨、甚至於新黨都會望風披靡。問題在於,即使柯文哲想盡辦法跟民進黨切割,淺藍或是沒有政黨傾向的選民真的就會青睞?更基本的是,深綠選民是否會因為意興闌珊而拒絕投票、甚至於唾棄民進黨?如此進退失據、掠龜走鱉,應該才是蔡英文在二○一二年敗陣的關鍵,而非怪罪未能安撫中國及其同路人。 民主政治不是簡單的算術、加加減減就可以乾坤大挪移。選民會不會去投票、要決定投給誰,背後應該有深層的理念、以及政策考量;如果因為對於政客失望而犬儒化,把政治淪為綜藝化,那是玩笑的行為。當年有人倡議為了要教訓怠惰的立委而推動國會減半,苦果已經逐漸浮現。當一個執政過的黨竟然被迫幫無黨籍背書,此時,所謂的整合只不過是派系傾軋所呈現的敗絮金玉。 *《台灣時報》社論,2014/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