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近來,民進黨的台北市長提名為了半路殺出來的政治素人而傷透腦筋。柯文哲的想法越來越清楚了,認為民進黨根本選不上,因此希望對方轉而支持自己;他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如果能以無黨籍的身分出來參選,高舉「在野大聯盟」,應該可以囊括關鍵的五趴選民。

民進黨本來就有提名制度,而且還在去年中才通過特別辦法,現在,卻臨時有人挾民調而要求改弦更張,未免強人所難。假使今天是黨內沒有人肯當灰,當然是要展開徵召;然而,既然有多人表達參選意願,即使沒有勝選的把握,理當鼓勵力爭上游,豈有找槍手代打的道理?民進黨希望他至少能先加入、再來進行黨內初選,甚至於還退讓到入黨就可以徵召,偏偏柯文哲就是有點仗勢欺人。

一些本土派或許認為,台北市的基本盤原先就是藍大於綠,選氣比較低迷,如果柯文哲可以激起一點漣漪,即使打敗國民黨的機率再低,也是機不可失,不用計較那麼多。柯文哲的必勝戰術是以戰略模糊左右逢源,先建立選舉的獲勝大聯盟再說,至於未來可能出現的政策扦格,或許可以使用人事分配來處理。政黨被迫背書無黨籍候選人,萬一選後的施政與政綱相左,既無力約束、也將無法對選民交代;另外,在個人的衝撞下,政黨可有可無,不會有人經營政黨,無異鼓勵投機。

對於泛藍選民來說,除了看熱鬧的心裡,飛象過河跨黨crossover)表態支持,骨子裡頭也有不能承認的公開秘密:先讓對方比較好打的人在初選出線,最後才在真正選舉加以痛擊。也就是說,這些人可以在民調之際進行策略性欺敵,在第二階段圖窮匕見,才顯現真誠投票的面目。這種顛覆對手提名的現象,在政治學上稱為「政黨掠奪」(party raiding),成熟的民主國家一定會以制度來遏止,不允許奸巧詐術遂行。

以美國為例,政黨初選由各州政府立法執行,儘管對於黨員的認定鬆散,卻還是堅持有一定的黨員登記及時限,以降低有心人上下其手的機會。加州、華盛頓州、以及阿拉斯加州都曾經推動過所謂的「跨黨初選」(blanket primary),最主要的立意是鼓勵選民參與初選,然而,終究還是都被聯邦最高法院宣判違憲,理由是侵犯了人民的結社權、以及政黨的自主性,構成迫切的危機;大法官甚至於說,光是一次選舉就足於摧毀這個政黨。

我們知道,提名是政黨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要以政見交換選票,不能以任何理由剝奪,否則,跟選民起碼的契約關係就無法確保。也就是說,候選人不只是要選得上,而且還要能代表政黨的共同理念、通盤意識型態、跟特定政策偏好,不可以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如果一個政治人物拒絕跟政黨有任何瓜葛,也至少要成為黨員,卻反而逼迫政黨修改提名方式、執意代為出征,這是扭曲、也是綁架。

現在又不是威權時代,如果以無黨無派自命清高,其實是對於當年衝破黨禁者的最大侮辱。如果以溫和派自居而討好所謂的中間選民,那是不負責任的媚俗態度;如果只是短期的虛與委蛇,那是蓄意的欺騙;如果只關心自身當選與否,不顧政黨的長期發展與支持的成長,那是自私的行為,也不足為取。假使民調那麼萬能,何不乾脆取消選舉,讓一次民調決定誰來當選?

 


*台灣時報2014/02/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