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期末考結束,學校紛紛放暑假;同樣地,在立法院休會之後,加開的臨時會也告落幕,朝野政黨暫時休兵。然而,在媒體苦無新聞之際,統派勢力卻展開一連串的戲碼,彷彿是接力賽一般,讓人目不暇給。在國外,首先上場的是中國主導的北京會談,接著是由謝長廷在香港粉墨登場的所謂學術研討會;在國內,先是由花蓮縣政府民政處長在送新兵入伍時大談「兩岸統一是必然的」,接著是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高談闊論如何「和平統一水到渠成」,再來是白狼在眾人擁簇下回台、高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一夕之間,好像 台灣進入「統一推動月」的高潮。 相對之下,面對中國畫出紅線之際,也就「在民進黨沒有放棄台獨主張之前,雙方不可能打交道」,謝長廷附和道,「兩岸以後不該再談統獨問題」,好像為了所謂的「民共交流」,基本立場是可以拋棄似的。先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表示「不必回頭講台獨」,如果沒有細讀前面一句「現在最重要的是建設國家」,外人恐怕還誤以為民進黨已經放棄台獨了。如果再往前推,蔡英文的文膽姚人多揶揄「台獨建國已沒有市場」,狠狠地把支持者打了一個巴掌,還以為這是統派學者的宣傳稿伎倆。 儘管自認為是台灣人的百分比逐年攀升、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一再陡落,然而,就選民對於國家定位的立場來看,大致上呈現常態分配,也就是說,願意公開支持統獨的人是少數,絕大多數人依然傾向於以保持現狀來委婉表達對於統一的排拒。就光譜兩邊的積極行動者而言,既然這是不可妥協的信念,當然不會放棄任何傳播的機會不管是選舉之際、還是平日;只不過,在統派媒體具有優勢的結構下,獨派的曝光度往往事倍功半,長期的相對剝奪感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政治人物來說,在思考如何於選舉中形成最小獲勝聯盟,特別是跟真正的信徒分進合擊,藍綠有不同的作法。馬英九高舉「不統、不獨、不武」,重點在於使用「不統」的口號來安撫佔絕大多數的本土選民,然而在當選之後,可以公然透過經濟整合、以及文化交流,循序漸進達成政治統一,也就是「化獨漸統」。只要他拿「中華民國」這個護身符當迷幻藥,不要說支持者可以放心,連中國也願意拿他來當階段性的代理人。 相對地,民進黨自從下台以來,內部還是無法取得起碼的共識,不少人主張台灣已經獨立、只欠正名,大致上呼應前總統李登輝的「國家正常化」訴求;然而,也有一些人是「商業台獨」,搖旗吶喊,只不過是想要在黨內的光譜有一席之地;另外,有一批失敗主義者則是為了執政而沖昏了頭,希望能取得中國的諒解而打敗國民黨,對於台獨黨綱避之唯恐不及。由於大家對於台獨的認知迥異,特別是選票的工具性效益,自然有不同的盤算。 在運動場域,也有所謂的「口號台獨」,對於他們來說,獨家代理權比較重要,而國家制度的建構是次要的,當然會嗤之以鼻。其實,獨派陣營不僅跟政黨要有分工,團體之間也可以協調角色,否則,一再自相掣肘、互別苗頭,終究會黔驢技窮。 *《台灣時報》社論,2013/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