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根據中央社的電訊,台灣競爭力論壇日前公布最新的民調,竟然有45%的民眾支持台灣跟中國應該簽訂和平協定,遠遠超過認為時機不成熟的37%、以及視為中共統戰而反對的8.2%。這樣的結果,與一般人的認知有很大的差距。我們知道,即使心懷「終極統一」的馬英九,顧忌選民的反彈,也不太敢公開推動和平協定;也因此,連戰先前訪中大談「十六字箴言」、力主政治談判是「不可避免」,總統府趕緊切割,可見連政治談判都不是民意主流、更何況是和平協定。

就民主國家而言,政府的決策必須根據民意的走向來制訂,因此,民意調查儼然是施政的重要依據。一般而言,除了學術單位以及媒體獨力從事調查,政府部門、以及相關利益團體也會委託民調公司。大體而言,除非是內部參考用,媒體對於民調多半會選擇報導,以達推波助瀾到的宣傳效果,因此作一個聰明的民調消費者,必須瞭解民調單位的公信力、以及媒體的文字使用。

此民間智庫之所以會引起輿論的注意,是在先前首度公布所謂的「台灣民眾國族認同調查」,竟然有61%的台灣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九成認同中華民族。這樣的數字怵目驚心,與中研院、政大選舉中心、或是陸委會歷年所作的民調結果迥然不同,也就是自認為是台灣人的逐年攀升、而自認為中國人的急遽降低,特別是年輕人,不免讓人強烈質疑其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是如何炮製出來的。

我們細究其問卷文字,與一般的提問方式大異其趣,特別是中華民族、及中國人,都是包山包海的概念,也就是在自知政治中國在台灣沒有市場的現實下,想辦法以血緣、語言、或是文化來拉關係。大量灌水的結果,除了原住民族、及新移民,受訪者多少都有漢人血統、或是華人文化,當然很難跳脫事先張好的無形大網。我們如果參照中國新舊領導人胡錦濤、及習近平近日不斷提及「中華民族」的說法,可以知道這是中共統戰的新伎倆,也就是在軍事威脅、經濟利誘失效下,改弦更張,想要以血緣文化動之以情,而民調只不過是工具。

同樣地,該問卷以複合子句的方式來詰問受訪者,先是以所謂的法理、及事實認同來製造煙幕彈,接著又把認同當作與中國定位、確保台灣利益的同義詞,令人昏頭轉向,不知道對方到底要問甚麼,此時,會有起碼的效度validity)嗎?緊接著,題目的選項也與一般的問法不同,在沒有相互排斥下,逼問國家認同,試想,這樣的民調要同樣的人來回答,很可能前後的結果也不會一樣,怎麼會有專業上的信度(reliability)可言?

如此拙劣的民調,唯一的目的就是隔海對唱,也就是打著學者名號的主事者,毫不靦腆的推銷「國內主流民意支持兩岸和平協議」的調子。不過還好,對於在台灣自認為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到中國卻宣稱是中國人的作法,有六成的受訪者表示可以諒解,正說明台灣人的無奈;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受訪者早已知道如何跟民調單位虛與委蛇,也就是所謂的「機構效應」。會心一笑,為我們的老百姓拍手鼓掌。

 


*台灣時報》社論,2013/05/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