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近日因為人頭黨員染黑傳聞而背腹受敵,迄今,劇情大致上根據原訂的劇本在上演,也就是下對上,由許信良、及謝長廷相繼對黨中央發動攻擊,配合一些地方黨部進行游擊戰,蔡英文伺機清理戰場。這一場媒體騷擾戰,立即的目標是突顯蘇貞昌無力危機處理,接著是力阻黨員參與明年的主席及五都選舉,中期的標則是下回總統及立委的提名。

就一個社會抗議出身的群眾式政黨而言,民進黨一向強調自發性的黨員,以對照國民黨黨國體制的邪惡,因此,在黨內民主的最高指導原則下,必須讓黨員決定黨內的權力分配,特別是黨主席、以及公職候選人。然而,也因為白色恐怖的陰影徘徊不去、加上公民社會的發展緩慢,百姓加入的意願不高,讓有心豢養人頭黨員者認為一本萬利。

基本上,民進黨的人頭大戶有兩大類。首先是公職透過平日的服務,說服支持者進一步成為黨員;另一種則是地方人物的投資行為,不管是為了本身的提名、或是當作公關。派系、提名、以及人頭是一種三角鐵關係,而人頭則是派系生存的二法則,差別在於到底是因為認同理念而入黨,還是坐遊覽車來到場外報到、臨時領取黨證及配票單的臨時演員。

對於這樣的民主算術,民進黨在階段性有過不同的對策。最早是採取所謂的幹部投票,讓各級公職人員來決定候選人,然而,卻發生黨內買票的傳聞,特別不分區立委。面對1996年的首度總統直選,也曾經試過美式的支持者投票,由海外歸來的彭明敏勝出,不過,由於派系不願意交出禁臠而未再行。近年出現民調,並逐年增加比重,終究完全取代黨員。

以民調作為黨內提名的依據,是台灣對於民主制度的創見。讓所有的潛在選民來決定黨的候選人,似乎可以降低人頭黨員的扭曲,也可對外宣示擴大社會支持的雄心大志。問題是,如果以總統大選的兩黨對峙態勢來看,接到電話的選民有一半是對方的支持者,即使他們真正表達對於民進黨候選人的偏好,未必會在選舉時投綠。更何況,兩個陣營的受訪者也慢慢學到如何欺敵,故意讓肉腳在初選出線,再於正式選舉痛宰;當年杜麗華在國民黨花蓮縣長初選讓葉金川鎩羽而歸,就是親民黨傅崐萁的經典之作。

坦承而言,即使是黑道也有參政的權利,更何況,政黨無法要求填入黨申請書時必須良民證。一些政治人物刻意擴大黨內人頭染黑,但卻容許數以萬計可能或黑或紅的非黨員民調母體的扭曲?為何黨員對於黨的候選人不能置喙,然而,卻可以決定黨內由下到上的各級職位?理由無他,在派系合縱連橫下,先算好利弊再決定規則的優劣。蔡英文自恃有媒體「奧援」而廢掉地方黨部,蘇貞昌上台後積極尋回創黨黨員;柯建銘人人都好,有人打柯傷蘇,沒想到天下烏鴉一般黑。

要解決人頭黨員,一勞永逸之道是公辦初選。再不然,乾脆取消黨費,讓政客的後援會都變成黨員,就沒有養人頭的誘因;當然,必須配套提高政黨補助。中常會決定新黨員要加入兩年才可以投票,回到派系的恐怖平衡;不過,藉著人頭染黑來抹黑所有黨員,看來,反蘇聯盟已經上了一壘,下一戰是全代會,看能否堵住黨員投票。

 


*聯合報2013/05/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