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描述: C:\Users\USER\Desktop\home.gif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描述: 描述: C:\Users\USER\Desktop\mail.gif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國防部長高華柱日前接受立委質詢時表示,我國推動徵兵制面對兵源不足、以及財政拮据的困境,因此,他主張只要能夠提高預算及待遇,就能增加募兵的誘因。他進一步說,如果父母不要小孩當兵,就應該支持立法院給多一點錢,否則,徵兵最省錢。我們以為,高部長不只未能把因果關係清,反而有威脅老百姓的嫌疑。

我們知道,家長並非完全反對子女當兵,而是軍中長期以來有凌的現象,也就是老兵欺負菜鳥、職業軍人修理義務役阿兵哥的壞傳統,好好的個人送到軍隊,最後卻是一個骨灰回來,甚至於還要背上逃的惡名,白髮送黑髮,情何以堪?只要軍中人權不能獲得保障的一天,再高的薪水也不能吸引年輕人投入報效國家。

由於長期戰亂,中國人有「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說法。然而,對於台灣的平埔族而言,原本就有崇尚武德的傳統,而在大航海時代前來台灣的漢人羅漢腳,也有乘風浪的精神。在清治開發的過程,族群之間為了土地有所競爭,基本上是以武力來保衛家園。在日治時期,台灣人原本只能兵,直到太平洋戰爭開始,台灣人才可以入伍,甚至於在滿州升到軍官。

戰後,國軍被當作外來政權的社會控制工具,清鄉殺戮的記憶,讓台灣人開始對於軍隊沒有好感。當時,除了家貧者,很少有人會志願從軍;即使少數被欺哄而加入者,經過短短的訓練就投入國共內戰,僥倖未戰死而被俘虜者,旋又被中共丟到韓戰當炮灰。國民黨政權原本不信任本地人,在美國的壓力之下才勉強開始徵兵,這些充員兵隨即面對八二三炮戰的洗禮。總之,斑斑血淚的背後隱藏著族群之間的支配結構,這是大家不想明說的心理障礙。

大體而言,高部長是把軍人當作一種工作(job)、而非志業career),相信在自由競爭的就業市場,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因此,只要提高待遇,就可以增加勞力的供給。問題是,只要軍中霸凌的事件不斷,不要說是當職業軍人,連普通兵也要讓當父母的提心吊膽;畢竟社會上鋌而走險的人是少數,當兵只能說比殺頭的生意好一點,絕大多數的人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光是靠金錢不能解決募兵兵源的問題。

坦承而言,為了大家不想當兵而走全募兵,也是本末倒置,完全忽略徵兵制度的精神。在封建時代,老百姓只不過是統治者驅策的棋子,當然要想盡辦法逃兵;然而,在現代的民族國家,只要國家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國民當然有義務去捍衛她,不管是替代役、服務役、還是和平役,如果未經起碼的訓練,面臨外侮又要如何動員?此外,軍隊還有社會整合的功能,把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匯集起來,透過集體生活的經驗,培養福禍與共的民族認同感;否則,在當前大學教育社區化的走向下,又要如何超越地域及族群的藩籬?

總之,如果國防部能夠洗心革面,讓父母可以放心,不再反對徵兵,自然就沒有募兵的問題。

 


*台灣時報》社論,2013/04/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