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民黨近日在眾院選舉獲得大勝,黨魁安倍晉三可望被推派組閣。由於安倍過去擔任首相時相當友台,又與民進黨關係密切,因此,政府人士對於未來與日本的關係表示樂觀。不過,由於安倍先前來台訪問,對於政府的接待並不十分滿意,加上當前國民黨的一些風格也與日本的政治文化不太搭調,因此,也有人認為,即將上台的自民黨政府可能不會給馬英九政府有太好的臉色。 儘管安倍在競選過程在外交上表達相當強硬的姿態,特別是主張派駐安保官到釣魚台(尖閣)群島,不過,他日前對外表示,將暫緩實施;由此可見,新政府將會把修復與中國的關係作為優先的考量,不至於一上台就大張旗鼓。事實上,安倍為了表達與韓國修好的誠意,先前也宣佈政府將不舉辦「竹島(獨島)之日」活動,以免惡化彼此緊張的關係,也可以看出內政優於外交的思維。 由歷史的經驗來看,政治人物在大選期間為了與競爭對手區隔,往往會有激情的承諾,特別是討好特定的支持者,已達到選票極大化的效果。然而,一旦贏得政權,外交政策的制定還是必須回到常軌,也就是依據國家的總體目標作理性的分析,在評估所有政策可能選項的效益及成本之後,作出合乎最高國家利益的選擇。在這時候,競選的訴求往往會被束諸高閣,屢見不鮮。 譬如歐巴馬在2008年指出小布希未能杯葛北京奧運會,小布希在2000年調侃柯林頓對中國的人權紀錄前倨後恭,以及柯林頓在1992年指控老布希討好「北京屠夫」。然而,一旦當家作主,還是必須承認政治現實,重新評估競選的承諾可行性如何再定調,多半不至於弄假成真,因此,競選語言也不要太當真。 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對於台灣友好的共和黨候選人雷根,他在競選期間對台灣提出「六大保證」,然而,入主白宮後,卻有令人遺憾的「八一七公報」,向中國承諾將住年減少對台灣的軍售;日後,美方官員甚至於死不認帳,直指沒有官方紀錄云云。更往前看,反共的尼克森在副總統任內來台訪問過,國人深具厚望,然而,他為了著手季辛吉所建議的「聯中制俄」全球大戰略,急欲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不惜拋棄台灣這個盟邦;台灣把這個帳記在接任的民主黨總統卡特,實際上是無法接受戰略地位丕變的事實。 民主黨野田佳彥政府因為內政焦頭爛額,外交上看來左支右絀,自民黨當然必須抓住選民的不滿,不過,實際上的外交作為,還是會有通盤的考量。大體而言,左右外交決策的因素不外外部的結構、國內因素、以及領導者的特質,重要性漸次遞減。也就是說,即使決策本身關注外交事務、而且有相當的使命感,然而,這些並非關鍵的因素。 在中國崛起後,日本與美國的軍事安保關係卻日益緊密,不可能保持中立、或是飛象過河與中國結盟,尤其是歐巴馬政府回防東亞之際。在這樣的大脈絡之下,安內攘外應該是安倍新政府的優先考量。因此,我們不能一廂情願、有不切實際的期待,畢竟外交不是社交,連個人交情都不可靠。 *
《台灣時報》社論,2012/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