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ers\home.gif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C:\Users\mail.gif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日前,中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國共論壇提出,「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簡稱「兩岸一國」,這可以說歷來對於「中原則」所作最嚴謹的詮釋。由於中國正值接班之際,時機敏感,為何會有如此重大的脅迫動作,相當不尋常。照說,透過ECFA在經濟上的注,馬英九已經連任,胡錦濤沒有歷史的責任,臨去秋風,或許是要轉移內部的政治騷動。令人好奇的是,究竟馬英九總統要如何接球。

長久以來,中國的對台政策是「一個中國原則」,也就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又被稱為「舊三段論」。進入二十一世紀,為了加速對台灣的羈糜,有所謂的「新三段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試圖以含混的「中國」替代明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說是緩兵之計

在過去,國民黨來可以將「一個中國」解釋為漢人的文化中國、血緣上的中華民族、甚至於華人的經濟圈,來迴避國際社會所公認的政治中國,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賈慶林提出「兩岸一國」,直接採用「國家」這個政治用詞,由「一個中國」逼向「一個國家」,雖然沒有正式點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卻沒有轉的空間,顯然是把基調拉到比鄧小平時代還要倒退。

四年多來,馬英九對內選舉採取「三政策」,也就是「不統、不獨、武」,對外宣稱「和中、友日、親美」,實際上則是在「中各表」的原則下對中國全盤開放,特別是在經濟上倚賴中國。表面上,馬英九的外交政策雖然呈現等距離的宣示,實質上則毫不靦腆向中國傾斜,也就是接受美中「共管台灣(海峽)」的默契。因此,當馬英九在『黃金十年』提出時年內與中國洽簽「和平協議」,難免讓老百姓有被迫簽訂澶淵之盟的擔憂。

馬英九老生常談的「中各表」,是建立在當年國統會為了回應「一個中國」所做的決議:對方認為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是特別行政區,我方主張中國為中華民國,主權及於整個中國、治權僅及台澎金馬;也就是說,「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這就是所謂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日後,馬英九的策士蘇起更添油加醋、杜撰為「九二共識」。

馬英九先前在就職典禮上提出「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他的依據是憲法增修條文有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及「大陸地區」字眼。坦承而言,憲法增修條文是台灣內部的政治遊戲規則,上述文字頂多只是為了行政方便所做的權宜性描述,中國不可能接受約束。實質而言,這隱約又有「國兩府」的絃外之音,也就是停留在國共鬥爭的內戰思維,甚至於有以小吃大的意淫,中國不可能會善罷甘休。民進黨內部諸如謝長廷的「中憲法」,有自我催眠的異曲同工之妙。

迄今,馬英九在「終極統一」的基本信念下,師法的是德國模式的「一族兩國」,不外乎是在「一個中華民族」的大框架之下,如何想像「兩個中國」。除非中國接受「國兩中」,否則,舊酒新瓶,徒勞無功。

 


* 台灣時報2012/08/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