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副總統蕭萬長日前在演說中表示,台灣的經濟目前面臨三大關卡,包括外來的經濟強浪、無謂的政治內鬥、以及如何化危機為轉機;他特別呼籲,台灣必須停止內耗,才能重新出發。演講的重點在於政府如何推動經濟的「轉大人」,將台灣打造為所謂的「加值島」。 蕭萬長認為最嚴重的內耗有三項,包含各部門的危機意識不足、公平正義的迷思、以及朝野惡鬥。首先,怪罪公家機構延誤決策,聽來有幾分是替馬英九總統的無能脫罪,宛如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先強所謂「馬挨批是因保守事務官掣肘」的說法,也就是「千錯萬錯,就是皇帝不會有錯」。至於歸咎公平正義重創政府與企業之間的信賴關係,視政府對企業的照顧重於社會公平與政治,彷彿又回到「發展至上」的年代,不免讓人有時空錯亂的感覺。 至於朝野政黨之間的惡鬥,可以說是老百姓對於政客最為嫌惡的地方。自從民進黨陳水扁政府在公元兩千年因為泛藍陣營分裂上台,由於國民黨不甘失去政權,先是要求以法國第五共和的精神,在朝小野大下取得組閣權,不得要領。此後八年,仗著國會的絕對多數席次,一方面全力阻擋執政黨履行競選諾言,另一方面則蠻橫地試圖通過與政府立場相左的法案。對於這樣的困境,究竟要怪憲政體制、政黨體系、黨政協商、還是選舉制度,社會上迄今沒有定論。 馬英九在二○○八年總統選舉大勝,在國會又有四分之三席次的優勢,然而,卻沒有多少積極作為。譬如說,雖然為了交代支持者而匆匆通過『客家基本法』,卻被批為徒有空殼、沒有具體的內容。又如原住民族期待已久的『自治區法』,政府堅持沒有土地、不能分配統籌款,面對強烈反彈,原民會卻硬是要強渡關山,連恐怕立法院長王金平都不禁要搖頭,合理的解釋是要貫徹馬總統的意志力,不惜與族人的殷切期望相左。 在上個會期,國民黨仍然保有國會優勢,加上馬英九總統獲得人民的授權連任,已經沒有連任的後顧之憂,執政黨原本應該可以勵精圖治、迎頭趕上,不過,到現在為止,府院黨似乎是各自為政,除了缺乏集體戰鬥的意志力,更沒有辦法提出好的方案來說服老百姓,只能怪罪在野黨惡意杯葛。坦承而言,反對是在野黨的天職,沒有甚麼錯;當然,如果能進一步提出對策方案,或許可以讓選民在對執政黨失望之際,能在下回大選投給自己。 癥結在於國家領導者缺乏面對問題所需要的決斷力,因此,才會提供在野黨「造反有理」的空間。就府院黨的三角關係來看,馬英九總統既然決定採取以政領黨,卻未能對具有選票壓力的黨籍立委動之以情、說之以理,終究,總統府只能放話修理國會議長未何不動用警察權。同樣地,在行政部門的三角關係,馬英九表面上雖然強調謹守憲法對於總統與閣揆的分野,不過,由於部長心中只有總統關愛的眼神,造成行政院長只不過是一個幕僚長,不要說立委沒有看在眼裡,連部會首長也不會放在心上。 表面上,馬英九溫良恭儉讓,事實上卻誤以為選票賦予的權威可以自動轉換為權力,不要說政黨之間的協和,連黨政之間的協調整合也付諸闕如。因此,朝野惡鬥只能算是病徵,病灶在於總統的領導力。 *
《台灣時報》社論,2012/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