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蔡英文的中國觀*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暨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雖然明年總統大選已經破百,不過,到目前為止,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的政策全貌尚未十分明朗,儘管有『十年政綱』出爐,卻是被定位為民進黨的政策,只能算作為測試民意立即反應的風向球,端賴對手馬英九的動向,應該還有機動調整的空間,因此,詳細的政策內涵,必須等正式的政策白皮書在11月中公布後才會定調。究竟這是因為出自選舉策略的考量、還是內部整合的工作還在進行,我們不得而知。

回頭來看擔任陸委會主委時期的蔡英文,當時由於台灣經濟不景氣,她必須面對如何開放對中國經貿的課題,因此,除了要調整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同時還要透過經發會推動「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不過,由於中國對於三通沒有積極回應,前總統陳水扁改弦更張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她負責規劃管理的措施,特別強調如何降低風險。在蘇貞昌擔任閣揆任內,蔡英文銜命主導經續會,持續推動直航。基本上,她強調如何在WTO的多邊架構下,與中國建構雙邊的管理機制。另外,在政治層面,蔡英文反對以「一個中國」、以及「九二共識」作為復談的條件。

蔡英文再接任民進黨主席後推出『十年政綱』,基本上是把中國政策切割為國家安全、以及經貿兩大部分。針對ECFA,她雖然對於馬英九政府「由中國走向世界」的作法相當不以為然,認為過於冒進,並對於決策程序耿耿於懷,不過,事後並沒有太強烈的反對。此外,她除了附和美國所推動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替代ECFA方案。至於政治層面,蔡英文終於有「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基調、「國際多邊體系」的框架、以及民主的程序。

蔡英文在成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後,她的中國政策增加了「台灣共識」;其實,這只能算是程序上的緩兵之計。我們判斷,蔡英文決定採取守勢,因此,當馬英九總統提出於十年內中國洽簽「和平協議」的訴求,甚至於進一步主張在交付公投後才會著手進行談判,蔡英文除了提醒大家,不要忘了中國當年撕毀與西藏所簽定的「和平協議」,不願意有太多著墨。

整體來看,蔡英文的中國政策雖然隱晦不明,不過,還是可以看出是在和平穩定的大戰略下,尋求如何跟中國周旋。儘管她可以刻意戰略模糊,卻願意在戰術上與對手作近身肉搏戰。我們可以這樣說,「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是對外的目標,主要的訴求對象是中國;「台灣共識」是內部程序上的前提,表面上是講給台灣的選民聽的,不過也可以拿來當作擋箭牌,最終的聽眾還是中國;「多邊架構」則是著手的方式,希望第三者能共同關注,其實,也是表達對中國的不信任。

總之,蔡英文認為中國是台灣國家安全的最大挑戰,卻又希望能與中國進行交往,特別是經貿之間的交流,因此,寄望能在美國的保護傘之下獲得保障。這是一種政經分離的期待,希望與中國在經濟上的相互倚賴關係,不要給台灣帶來負面的政治影響。不過,她雖然不斷提到的多邊架構,卻看不出究竟是指軍事同盟、還是集體安全面。

目前,戰場轉往立法院。希望國會議員在審查預算之餘,能對公投法有更周延的討論,特別是針對不同的議題,設定不同的門檻。


 * 台灣時報》,社論,2011/10/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