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馬英九真的在捍衛中華民國主權?*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暨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馬英九總統日前到民間社團演講時表示,台灣改善與大陸的關係、擱置兩岸爭議,該講的他會講、該做的也會做,主權與主體性沒有損失,而他的原則就是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台灣安全與台灣尊嚴。面對南部的鄉親,他侃侃而談、剖腹交心,就民主政治而言,這是應該做的,只不過,實際的作為,還是有待檢驗。


  我們知道,當年面對2008年的總統大選,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仿效陳水扁在總統就職典禮所提出的「四不一沒有」,喊出所謂的「三不政策」,也就是「不統、不獨、不武」,希望以含混的國家定位立場,能跨出藍營的基本盤、儘量擴張保持現狀派的選票。


  然而,我們也知道,做一個國家領導者,除了要定期面對選民的檢驗,不時還要接受來自外部的挑戰,特別是覬覦台灣領土的強權中國。基本上,馬英九政府的對策是強調蘇起所杜撰的「九二共識」,也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意思是說,台灣與中國都接受「一個中國」,只不過,彼此的認知有所歧見,雙方同意各自維持自己的立場,亦即英文所謂的agree to disagree。


  儘管馬英九在三強調「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而對方卻堅持「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這就是「兩個中國」的立場;坦承而言,除非彼此心照不宣、刻意模糊,就是回到過去漢賊不兩立的冷戰思維。換句話說,馬英九樂觀地認為,只要死守中華民國這個看板,外交休兵、不要挑釁,就可以抗拒中國的擴張性民族主義。


  問題是,中國的「一個中國」是「一中原則」,主張台灣是屬於中國的一部份,就好像香港、或是澳門一樣,也就是採取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模式,認定台灣只是一個沒有主權的經濟貿易實體。類似的作法有奧運會、以及世界衛生大會,委曲求全,也只能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獲准參與。一些人沾沾自喜,這就是可以接受的「華人台灣」,其實,就是放棄「中華民國」。


  這真是一個弔詭的課題。表面上,只要戰術上能在國際舞台露臉,我們沒有必要對於國名斤斤計較。問題是,這樣的短期效應,卻讓對岸得以用來大作文章,除了在國際上大肆宣傳台灣是叛離的中國一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在實務上更是蠻狠要求各國政府、或是民間機構,一定要在台灣的後面硬要加一個尾巴,不管是「中國台灣」(Taiwan, China)、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台灣」(Taiw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長久以往,將在戰略上面臨主權流失的課題。


  其實,中國不只是在國際競技場上吃定台灣的豆腐,不准我們的得獎選手、加油觀眾揮舞國旗,甚至於陸客登台,不管是官員、學者、或是球隊,馬英九政府上下為了討好對方,往往不待對方開口,已經自動卸下國旗,彷彿這些人是來自宗主國的欽差大人。入境隨俗、客隨主便,本來就是來客應有的起碼禮貌,如今,這已經不是忍氣吞聲、或是阿諛奉承的小節,而是喪失國格的危機。


  我們可以看到,政客的面貌有兩種,對內高喊「捍衛中華民國」、對外則任憑外人羞辱撻伐。如果是出自無知的善意,我們可以同情理解;如果是出自羞澀膽怯,老百姓只能一笑置之;然而,如果是隱藏有不可告人的動機,色厲內荏,人民當然不能忍受。


 * 台灣時報》社論,2011/9/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