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認同的形塑  *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暨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近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接受媒體訪問,「簡單陳述」馬英九總統父親馬鶴凌骨灰罈上所刻的「化獨漸統」四個字,同時,她也揭露父親墓碑上刻著老家屏東「楓港」。在這樣的對照之下,蔡英文說,家庭會影響人的認同,而她和馬英九的國家認同是不一樣的。

一般人以「不厚道」來譴責蔡英文,認為不應該消費往生者。而從民主政治的角度來看,是否可以容忍國民有不同的國家認同,一直是政治哲學的重大課題。其實,有一半的人的政治立場,在唸小學時候就決定了,不管是在晚餐的飯桌上、或是陪父母看電視扣應節目;這些人在長大之後,只有一半有可能因為學校教育、或是社會關係而改變看法。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把社會科學對於集體認同如何產生的理論,歸納為「原生論/本質論」、「結構論/工具論」、以及「建構論」三大類。所謂的原生論,是認為一個人的族群認同是生下來就固定不變的,而且是取決於在客觀上可以觀察得到的一些本質性特徵,包括血緣、語言、宗教、或是其他文化特色,因此稱為原生論;論者因此主張,只要把這些認同的本質、或是核心找出來,就可以辨識出這個人的認同,因此又稱為本質論。

相對之下,持結構論者相信,光是有再多的共同本質,如果沒有族人沒有在政治權力、經濟資源、社會地位、或是文化認同層面,感受到結構性的分配不公平,尤其是透過國家機器所制度化的歧視、支配、或是壓迫,這群人頂多只是一個具有共同血緣、或是文化特色的集團,並不能昇華為具有集體認同的族群、或是民族。由於相對剝奪感往往必須透過族群菁英的啟蒙才有可能出現,因此,這種經過動員而來的認同,難免會被視為具有高度工具性。

最後,當前解釋集體認同的主流是建構論,也就是說,所有的認同都是經過集體想像、人為建構、或是後天創造而來,強調彼此的共同經驗、命運、記憶/失憶、或是歷史;因此,到底有多少共同的客觀性特色,並不太重要,重點在於彼此的共同體感覺到底有多強烈。在不同的脈絡下,在選擇如何豎立區隔「我們/自己人」與「他者/圈外人」的藩籬之際,往往就會有不同的標準出現,決定誰要包含在內、誰要排除在外;基本的作法是強調自己人的共同點、淡化彼此的差異,相對地,必須淡化與他者的共同點、強化與對方的差異。既然如此,認同是經過自我選擇的、而且是高度流動的,不會是一成不變的。

基本上,原生論有相當的種族主義傾向。蔡英文當然不敢說外省人含有統一的基因,因為,應該也有一些本省人是大中國主義者,等著適當時機現身表態。就結構論來看,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以及外交孤立,相信不少外省人會選擇當台灣人;相對地,在經濟利益誘惑下,當然不愁沒有台商競相當「速成的中國人」。

 至於建構論,蔡主席或許可以看看全國黨代表大會在2004年通過的「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國家認同應建立在公民意識基礎上:經由民主化建立國家主權後,台灣已無外來統治問題,只有如何共同抵抗外來併吞的挑戰。國家認同應建立在併肩保衛民主成果、攜手開創台灣經驗的「公民意識」上,超越「省籍意識」。本黨深切體認並承擔此一典範轉移的歷史責任。

                                                                                                                 

 

 

*  台灣時報》2011/3/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