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府機關相繼出現侮辱原住民的事件,首先是海基會委託網路名人蔡啊嘎製作宣傳短片,竟然以不雅的「綁仔」來稱呼原住民;另外,桃園也出現員警酒測原住民,麥克風對原住民社區高喊「死番仔」、羞辱一番。儘管相關單位已經做了初步的懲處,不過,網路上還是餘波盪漾,透別是對於揭露前者的原住民立委陳瑩出言不遜,這表示,這些事件除了給原住民帶來嚴重的傷害,政府的反應並未給整個社會帶來教育的作用。
所謂的「綁仔」,用阿美族的語言來解釋,就是男性的生殖器官,族人當然不會在正當的場合大聲嚷嚷,更不會用來稱呼人家。誠然,其他族人或許有其他的用法,並且是正面的意思,不過,就整個片子的脈絡來看,為了刻意要製造出低俗輕浮的效果,絕對不會是所謂的「鐵錚錚的男子漢」。因此,海基會在第一個時間點所做的解釋,可以說是二度傷害,以為原住民是那麼好欺負的。
當然,有不少網友認為原住民缺乏幽默感,認為是小題大作。我們必須指出,所謂的幽默,有各種表達詼諧的方式,特別是讓人會心一笑的自我解嘲。然而,由目前電視上所見到的搞笑節目,除了整人以外,大多是以挖糞為主,甚至於以毒舌諷刺羞辱為樂,坦承而言,這種把肉麻當有趣、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上的作法,絕對不是幽默、而是低級。
這個片子還有一個假設,雖然沒有明說,卻是大家看了就心知肚明,也就是在挖苦原住民,連海基會都不懂。海基會或許想要推廣老百姓認識該單位的訴求,然而,畫蛇添足,為了要引起網友的注意,故意找一個無知的路人甲,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原住民,這是讓人最無法忍受的地方。試問,為甚麼不找一個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還是外籍配偶?這背後隱藏的就是主流社會的偏見──原住民普遍沒有知識。
再看員警的粗口事件,漢人警察在都市原住民社區取締酒醉駕車,竟然因為幾度酒測未達標準而惱羞成怒,以出口成「髒」來發洩。回顧1994年的第三次修憲增修條文,國民大會將被充滿污名化的「山地同胞」一詞正名為「原住民」,已經十多年了。今天,竟然還有公務人員以極端不禮貌的「番仔」來稱呼,這除了表示國家對於公僕的訓練有所不足,也顯示國民教育欠缺起碼的公民修養。
在番仔前面還加上一個「死」,就是「可惡」的意思。我們不禁納悶,到底這位警察大人與原住民有何深仇大恨?其實,原住民族對於警察的盤查,早就應該相當無奈,百思不解為何漢人老是把自己當作開罰單的提款機。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漢人的刻板印象,認為原住民愛喝酒。這也是對於以訛傳訛的誤解,還是有待多元文化教育的澄清。
人跟人相處,起碼的相互尊重是必要的。族群與族群在一起,也是要避免讓對方不舒服;如果連表面上的客氣都不願意表達,又有何種同胞的情誼可言?更不用侈談所謂的「夥伴關係」?我們由政府上下所作的回應,先是強詞奪理,繼而以無知推託,反映出來的就是赤裸裸的權力關係,也就是以人數來看到底有多少選票,再決定採取何種說詞。最後,多少人平常強調台灣人有多少平埔族原住民族的血緣,然而,在事件發生後,又有多少政客願意出面講點公道話?
*
《台灣時報》2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