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 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台灣人對中華民國的恩怨情仇 *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在2008年總統大選之際,前國策顧問金美齡表示,如果馬英九當選總統,她不排除放棄中華民國護照。同樣地,一些島內、以及海外的朋友,特別是台灣獨立運動推動者,這兩年來不約而同展開所謂的體制外行動,彷彿又回到二三十年前的革命前夜。坦承而言,老百姓雖然不滿意當前的國民黨政府,只不過,對於中華民國體制,似乎已經習慣成自然;然而,近日埃及百姓成功逼穆巴拉克下台,又給不少人重燃街頭革命的希望。

        中國在甲午戰爭敗給日本,遭到池魚之殃的台灣,因為馬關條約而被迫當異族的殖民地,吃遍差別待遇的苦頭。戰後,盟軍又私相授受,把台灣丟給蔣介石政權軍事託管;兄弟久別半世紀重逢,一方以勝利者的姿態進行接收,一方則在高度期待中充滿錯挫折感,終於釀成二二八事件,迄今尚難縫合彼此的齟齬。

       沒有多久,國民黨政權因為在中國的內戰中兵敗如山倒,匆匆忙忙避秦台灣。由於反攻大陸不成,想像擁有中國法統的國民黨,乾脆把整個中華民國體制移植台灣;由軍政到訓政,國民黨採取威權統治,成立了一個人類史上最長的戒嚴政府。

       面對外來政權的統治,一些人選擇以留學的方式遠走高飛日本、或是美國,這就是日後台獨運動的濫觴。大多數台灣人沒有出走的機會,對於中華民國政府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除非不得已,譬如當兵、納稅、或是拿中華民國身份證,就沒有必要跟國家機器打交道。對於義不帝秦的老百姓來說,不要說駕駛執照,連中華民國護照都要睥睨;對於義不食周栗的知識份子而言,不要說當公務人員,連考預官都覺得羞愧。

         在政治場域而言,當早期的那些有良心的員外相繼幻滅,只能在精神上進行犬儒般的抗爭,黨外人士取而代之,開始在增額立委選舉嶄露頭角,以「打著紅旗反紅旗」來說服自己。早年的雞兔同籠論戰(批康事件),其實就是以體制外的社會運動參與,來否定體制內議會路線的正當性。

        民進黨成立後,雖然派系之間的文爭不再堅持何者的道德優越性較高,不過,為了要應付社運界的質疑,仍然要強調兩者相互為用。其實,即使是以「政治運動」合理化選舉,一開頭,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只能參加中央民代選舉,才能符合「進入體制反體制」的精神。當「以鄉村包圍城市」的說法出現,縣市長選舉不再是禁忌;果真,仁愛路兩頭的直線距離最短,陳水扁終於由台北市政府走入總統府。

        由第三波民主化的經驗來看,不外執政黨蛻變、反對勢力挑戰、以及朝野攜手三種模式。由於身兼總統以及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是本土人士,在民主化的過程中,民進黨義助剷除保守勢力,加上百姓有飯吃,也就沒有人民革命的誘因。所謂的民主鞏固,就是大家同意選舉是唯一決定政權轉移的方式,因此,即使紅衫軍圍城具有相當的戲劇性,並未獲得大多數選民支持,也就是大家有共識,儘管不滿意當前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卻也只能暫且騎驢找馬。

        其實,所謂的革命,除了以非常的手段進行政權轉移,更重要的是體制的全盤更新,未必意味流血。民進黨借殼上市,或許有其政治現實的不得已,不過最令人詬病的是,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把簑衣當西裝穿,缺乏建構制度雄心大志。

 

 

* 台灣時報》2011/2/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