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 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十八趴  *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五都選舉已經落幕、五府千歲才宣誓就職,朝野政黨卻又為了十八趴鬧得不可開交。先是民進黨指控,國民黨在去年七月的立法院臨時會,趁著在野黨退席之際,偷偷通過十八趴制度的法制化,也就是將原來的行政命令就地合法;更令民進黨憤憤不平的是,執政黨竟然是在五都投票的五天前緊急行文退休教師,趕快去補足存款額度。沒想到,這把火繼續延燒,先是考試院長關中被流彈打到,連戰、以及李元簇兩個前副總統被波及,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中箭。

所謂的「十八趴」(公務人員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存款),是屬於軍公教退休養老金制度的一部份,立即上位是養老金制度,往上推是國家的社會安全制度,更高的則是社會政策。養老金制度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退休者的所得安全;具體而言,國家除了要讓所有的資深公民(老人)有起碼的溫飽資源,更要讓公務人員能維持相當的退休所得,不用因為擔心經濟變動而惶惶終日。

一般而言,養老金制度可以用三色蛋糕來做比喻,最底層的是一般老百姓的國民年金,屬於濟貧性質,由國家使用納稅人所交的稅來支應;也因為具有財富重分配的效果,往往有排富的設計。往上一層是公務人員的退休金,是根據薪資的提撥(貢獻)來決定額度;基本上,這是一種強制性的社會保險。近年來,西方國家的政府鼓勵年金制度的民營化,鼓勵人民自己另外加買個人的退休保險。

一個設計良好的年金制度,除了必須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險,還要能確保工作的誘因,更要能降低社會不同人口結構群之間的不公平,包括性別、族群、階級、還是世代之間。十八趴之所以會變成朝野之間拉鋸的爭端,主要是在過去,省籍差異與職業隔離有相當的重疊,彼此相互強化;目前,即使公務人員不再限於外省人,卻讓所有的納稅人來支持十八趴,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讓非公務人員有強烈的相對剝奪感,當然,政黨就有進行動員的誘因。

平心而論,作為歷史共業的十八趴,背後有強迫儲蓄的背景,也就是在國家進行建設之際,民間的投資意願不夠,只好壓低軍公教的薪水;同時,又以銀行的優惠利息,央求退休人員不要一次提領退休金。經過歷次的彈性利率調整,最後以固定利息解決。事過境遷,沒想到市面游資過多、利息低落,相對之下,十八趴的利息引人爭議,在國家財政負擔沉重的情況下,甚至於淪為過街老鼠。

國民黨戰後避秦來台,將隨行的外省軍民安插軍公教,以國家資源來加以照顧,除了在居住有宿舍,還有各種福利,往上社會流動的管道通暢,因此,讓不少有心向上的本省子弟艷羨不已。雖然有結構性的不公平,在家無恆產的情況下,軍公教、或是國營事業起碼提供一個鐵飯碗,儼然是有心向上者的唯一途徑,因此,公家機構也開始有本省人進入,儘管是集中於文官的中低階層。

在民主化的過程,經歷自由化、民主轉型、到民主鞏固,除了行禮如儀的定期選舉,接下來的任務應該是制度的改革,當然,轉型正義也是重大的挑戰。民進黨執政八年,雖然曾經有所著墨,只不過,治絲益棼,反而是開了一扇小門,讓有公務人員資歷的政務官享有十八趴的資格。這是典型的一家烤肉三家香,既然無力改革,又有朝小野大當方便的藉口,乾脆就順便享受一下;這也讓國民黨日後抓住小辮子,如果頒布行政命令可以解決,為何民進黨政府善小不為?

問題的癥結在於所謂的「信賴保護原則」,也就是說,這是政府當年跟公務人員所做的契約,而人民的權利是不可以追溯取消的。因此,願賭服輸,不要說是廢除十八趴,連降低利率為九趴,政府都有可能列為被人民告訴的對象。由於這不是國民年金,所謂的排富條款、或是上限,也是與制度設計的精神不符。為今之計,只有大法官會議解釋一途,看看是否在政治哲學上有解套之套。

民進黨目前的作法,是以農民、以及勞工的困苦,來突顯公務人員的優渥,甚至於在擦槍走火的情況下,難免有污名化的嫌疑。其實民進黨以社運起家,支持者多為都會區的受薪階級,相對之下,國民黨長期與地方派系結合,農村才是被羈糜的對象。曾幾何時,執政八年,民進黨逐漸退縮,有意無意將自己定義為特定階層的代言人,一方面與財團稱兄道弟,另一方面,卻又積極追求中間選民,未免是角色矛盾。

平心而論,如果說十八趴是國家對於公務人員的補償,我們回顧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為了將農業部門的資本導向發芽中的工業部門,政府採取低糧價政策,同時,將農業所必須的肥料、以及農藥的價格拉高,上下交互擠壓,一方面可以逼迫農民離鄉轉變為工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工資,這也是一種強迫儲蓄。從轉型正義的角度來看,不管是農民、或是勞工,跟公務人員一樣,對於國家發展也有相同的貢獻,當然也可以要求國家作補償,問題在於,到底要用甚麼樣的方式,特別是從年金的方式著手。

我們以為,從國家的宏觀角度來看,應該是從整體的社會安全角度著眼,也就是在年金制度以外,還要整合健康保險、社會救濟、甚至於國民住宅制度,配合人口成長、財政能力、以及經濟發展,進行通盤的規劃,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至於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就朝野政黨目前的作為,國民黨全力以軍公教黨自居,而民進黨則視公務人員為他者,都不太像是全民的政黨。坦承而言,國民黨先前的調整是拿高官祭旗,多少讓低階公務人員出了一口氣,不過,在選前的小動作,即使是對的,時機不正確,當然會讓人以為自己是理不直氣不壯。問題在於一些政務官也適用十八趴、再加上主管加給也納入額額度計算,黑狗偷吃、白狗吃罪,讓所有的文官承擔罪名,這是不公平的。

同樣地,既然來源不同,公務人員的退休制度應該與國民年金分開討論,兩者不應該是相互排斥,刻意讓彼此對立、造成家庭社會分裂。如果政府可以使用促進資金回流為由,想盡辦法調整遺產繼承稅,當然也要用點心思在升斗小民身上,不要讓年金議題成為社會分歧的根源。不過,如果我們真的要走向福利國家,既然要馬兒會跑、卻要馬而不吃草,當前的稅收制度勢必要改弦更張,這是國人在心理上必須要有準備的,不能要求俗又大碗。

作為最大的在野黨,除了批判執政黨,民進黨應該積極提出對策,而非只會拋磚引玉,停留在技術層面的枝枝節節。看在選民的眼裡,如果是「制度的受害者」,給你八年的時間,卻未能用心探究問題、思考解決之道,回到在野,才要開始研究這個課題,不知是生性魯鈍、反應遲鈍、缺乏能力、還是只會選舉?

 

* 玉山周報》2011/1/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