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 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民進黨何不公開討論各種提名機制的利弊? *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針對2012年總統大選的候選人產生,前副總統呂秀蓮近日向即將召開的民進黨臨時黨代表全國會議提案,建議在民調之外,也能恢復黨員投票,更重要的是,她希望黨中央能先在全國的21個縣市舉辦巡迴政見發表會,再來進行二階段的初選。

對於呂秀蓮的苦口婆心,除了游錫堃有點事不關己的態度,蘇貞昌坦承,如果現在立即進行民調,他應該是會落敗的。相對地,謝長廷強調有為者應該先做政見陳述、再來談遊戲規則,大體是迴避初選問題。至於黨主席蔡英文,則表示將會和呂秀蓮談談,未在第一時刻清楚表態。

倒是立委蔡同榮、前考試院長姚嘉文不約而同強調,必須察納黨員的雅言,否則,加入政黨又有何意義?前總統資政辜寬敏更主張,黨員投票與民調的比重應該是七比三;他甚至於說了重話,如果黨中央一意孤行、堅持百分之百民調,他將不惜退黨。

有關於民進黨提名制度的演變,由早期的幹部評鑑、到後來的黨員投票,大致上有黨內民主的考量,希望藉著黨員的參與,來降低政治菁英的私相授受。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由於人頭黨員的氾濫,根本無助於提升參與的品質,甚至於扭曲了支持者的偏好,民調因此應運而生,比例逐漸由五成、七成攀升,甚至於完全取代黨員投票。

民進黨之所以會採行民調,主要是因為認為無法實施美國式的初選,也就是讓支持者決定黨的候選人,只好使用民調來做替代品。這樣的作法,東施效顰,可以說是世上絕無僅有,畢竟,民調抽樣的母體是所有的選民,並不足以代表支持者、以及潛在的轉換立場者。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既然總統大選是要面對所有的選民,當然,初選未嘗不可就交給他們。問題是,在政黨政治之下,一個有明顯政黨認同的人,即使在初選過程,對於幾個可能的人選表示偏好受,並不意味著在大選中會投給你。正如你問一個人到底喜歡牛肉麵、什錦麵、義大利麵,還是拉麵,雖然勉強有答案,到最後,他真正選的可能是鰻魚飯、或是日本料理。一個掩藏政治立場、全力討好泛藍選民的候選人,即使在初選勝出,未必就保證選票隨之而來。

當然,在爾虞我詐的政治態勢下,我們的選民不止選擇不表態,近年來,甚至於已經學會如何和民調單位捉迷藏,刻意誤導,讓對方無法做最佳的選舉策略依據,也就是所謂的「機構效應」。另外,媒體的比重暴增、以及財團的挹注,也令人憂心重重。

如果民進黨擔心在開放式的公民投票下,恐怕會有藍營支持者前來灌票,那麼,倒不如在現階段採取封閉性的初選,讓支持者事先登記,多一道手續,雖然比較麻煩,不過,在資訊科技發達的今天,應該可以有效遏止有心人的介入,同時,也可以遏止人頭黨員的猖獗。

最新一種反對黨員投票的見解,是唯恐國民黨藉口人頭黨員,進而操控民進黨的提名。我們以為,如果檢方願意把黨的初選視為國家選舉的一部份,恰好可以使用公權力來處理治絲益棼的人頭黨員沉痾;同時,在眾曰可殺之下,引蛇出動,正是醞釀公辦初選的契機,何樂不為?

政治人物的算盤比較精,當然不輕易表態。然而,何不攤開來,讓大家公開討論各種提名機制的利弊?

 

* 台灣時報》2011/1/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