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所謂的「中間選民」*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此回五都選選舉,到目前為止,媒體還聚焦在槍擊事件,包括連勝文是否真的中槍、行兇者的動機、以及暴力的催票作用,餘波盪漾,好像對於輸贏還不太十分甘心。我們比較關心的是,朝野兩黨此番選戰的特色,是刻意避開重大議題的看法,相競以軟性的方式來打動選民。

這樣的打法,當然有一些基本的假設,譬如說,這是地方選舉,沒有必要涉及國家級的政策。這是似是而非的說法,畢竟,國家的政策勢必影響全國,而非限於中央政府,不可能作完美的切割。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為例,除了攸關台灣的整體經濟發展、以及對中國的倚賴,也避免不了台灣內部的分配課題,除了城鄉的涓滴效果有嚴重的差距,連都會區內部也有白領階級與中下階層的相對剝奪感,政黨豈可視而不見?

最常聽到的說詞,應該是假設都會區的中產階級多為中間選民,他們多半對於政策沒有多大興趣,尤其是國家大政,因此,在選票至上的考量上,為了不要引起這些選民的不悅,「溫和理性」似乎是合理的選擇,當然也就沒有必要做無謂的纏鬥。問題是,到底甚麼是中間選民、他們有何種特色?

所謂的「中間選民」(median voter)是源自美國的政治現象,也就是在民主黨、以及共和黨輪流執政的邏輯下,兩黨雖然有政黨標籤的辨識,在政綱上,並沒有像歐洲主要政黨有太大的差異,而選民也沒有強烈的政黨認同,因此,基本上這是以候選人為中心的選舉,不要說政見、連政黨都不是很重要。

相對之下,歐洲因為經歷工業革命,社會階層的分殊化相當清楚,政黨勢必要根據社會結構的發展來調整,當然就會有經濟政策上的左右差別。以英國為例,右派的保守黨、以及左派的工黨涇渭分明,因為沒有美國式的中間選民;死守中間的自由民主黨一直不成氣候,除了說兩大黨的夾殺,最主要的原因是抓不到社會的動脈、以及選民的好惡。

台灣政治圈子對於中間選民的興趣,起於前總統陳水扁的「新中間路線」,也就是襲自英國工黨黨魁布萊爾(Tony Blair)的「新左派」訴求。然而,布萊爾所採取的作法是由黨內的左翼往中間調整,以彌平內部的派系鬥爭,而非往政治光譜的中間調整。相對之下,民進黨東施效顰,意欲棄守創黨精神、以及中心價值,把國家定位誤認為是負面的意識形態,這是支持者一直無法釋懷的作為。

其實,政治學上還有一個名詞「獨立選民」(independent voter),或許比較適用台灣當前的選舉場域,也就是對於檯面上的政黨沒有強烈偏好者。自從馬英九政府上台以來,社會上的支持度一直相當低迷,然而,在野的民進黨並沒有相對地獲得青睞,主要是因為有不少選民對於目前的政治生態不滿,特別是藍綠之間毫無止境的惡鬥,令人裹足不前。這些人當然值得動之以情,問題在於,政黨徒有動人的行銷、卻缺乏好的產品,如何讓人心動?

另外,我們也看到,這次選舉,無黨無派的人(non-partisan)也有亮麗的表現,包括市議員、以及里長,分別獲得20%、以及60%的選票,這表示,一般的老百姓對於沒有政黨羈絆的候選人,還是願意張被擁抱。這中間,當然不少被國民黨中央近年來污名化的地方派系,而民進黨又無力吸納;孤臣孽子,這些人將是左右總統大選的關鍵少數。

 

 

 

* 台灣時報2010/1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