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台灣教授協會昨舉辦「回顧台灣社運二十年研討會」,台大社會系副教授何明修歸納說,二○○八年後,由於馬政府採取許多倒行逆施走回頭路政策,台灣社運因此出現新風潮,進入復甦的階段。
台教會研討會
回顧台灣社運
這次研討會由台教會會長陳儀深召集,涵蓋獨立運動、學運、婦運、原住民運動、工運、環保運動等重要面向。除邀集學界發表論文,早期協助黨外人士躲避國民黨政府迫害的艾琳達女士,也撰文分析民進黨與社運關係。
何明修在「台灣社會運動的軌跡」一文,將過去社運發展分為早期萌芽階段、八○年代中期後的大眾抗爭階段、制度化階段、民進黨執政後的吸納期,以及馬政府上台出現復甦的轉變過程。
何明修指社運
已經由弱轉強
何明修認為,從二○○八年底馬政府為了迎接中國特使陳雲林,發生多起警察暴力事件,「野草莓」學運從台北擴大到中南部,學運捲土重來;環保人士成功遊說用公投否決澎湖開設賭場等經驗,也讓社運出現「再出發」情勢。
社運由弱轉強,何明修說,主因在國民黨班師回朝後,馬政府一連串倒行逆施政策。例如縱容企業無薪假降低人事成本、對公部門媒體的掌控、用司法迫害異議者、教科書復辟大中國主義等,讓社運組織感到不安。
何明修說,社運出現意外的風潮後,也讓下野的民進黨察覺到這個新興的政治市場,去年二月並重新設立「社會運動部」;不過,民進黨的介入並非社運復甦主因,甚至參與過程也不見得受到歡迎。
東華大學民族系教授施正鋒另批評說,蔡英文將去年訂為「社會運動年」、設立社運部,都只是手段的調整,沒有新氣象。他說,社運不是在野黨的營養針;民進黨下台以來,支持者冷眼旁觀,就是看政治人物能否反躬自省。
施正鋒強調,社運組織應回想自己的草根何在,才可能要求政黨聽從;否則如繼續充當動員打手,就與樁腳無異。
民進黨發言人林右昌則回應批評說,民進黨還是與社運團體保持密切互動,並注意社運團體與政黨互動之。
《自由電子報》2010/1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