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族群之間有刻版印象,國民對於他國的民族特徵,也會有相當程度的定見。譬如說,英國人喜歡調侃法國人、法國人對於德國人沒有多大好感、德國人瞧不起波蘭人、而波蘭人則對猶太人戒慎小心。心理學家會告訴我們,這些負面的看法,無非源自不愉快的歷史記憶、或是文化差異而來,進而透過社會化而流傳下去。
台灣甲午戰敗割給日本,老百姓或許看過西洋紅毛番,對於東洋番則多陌生,甚至於有是否會吃人的玄想。戰後,國民黨軍警前來接收,先是滿懷期待、繼而以失望收場,終於導致二二八事件,甚至於將族群齟齬反映在政治競爭;其中,日常生活所呈現的文化差異,恐怕不下於資源分配所帶來的相對剝奪感。
戰後半個世紀,台灣與中國漢賊不兩立,除了有冷戰結構的制約,更有國共鬥爭的歷史恩怨。在台灣進行民主化之際,中國剛好加速經濟發展,兩邊的人民開始交流;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台商西進絡繹於途;在民進黨執政之時,國民黨與共產黨一笑泯恩仇;不過,老百姓比較熟悉的經驗,應該是大陸籍的配偶。
根據最新的民調顯示,過半台灣民眾對中國政府印象不佳,包括專制集權、以及強勢霸道,前者或許是過去教育所殘餘,後者則應該是歷年中國對於台灣的文攻武赫所致。這份資料的數字剛好印證,有三成的人認為兩岸軍事仍處於緊張狀態,此外,更有高達四成相信雙邊的外交仍處高度競爭。當然,更具體的說法,中國的打壓無所不在,眼睛看不到每年數目成長的飛彈不說,連出國check
in旅館,國名都會被電腦蠻橫地自動調整為「中國的一省」,更不用說國際競賽獲獎、卻不准國旗出現。
當然,民間的交流,或許可以改變台灣人對中國人的看法,譬如水準低落、或是霸道自私,特別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快速,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基本的人性。只不過,在短期之內,除了吃苦耐勞的大陸配偶,還有觀光團所帶來的大陸客,即使對於台灣的景氣有任何助益,光是一句「讓利」,就令人老大地不舒服。換句話說,賺錢是一回事,要老百姓改變對中政府、或是老百姓的看法,恐怕還必須有不同的作法。
儘管民眾認為台灣海峽不太可能開戰,究竟這是樂觀的估計、還是主觀上表達不願意戰爭?電話訪談所收到的開放性答案,包括台灣宣佈獨立、或是政黨內亂等情況,大致反射中國歷來所作的威脅。比較令人好奇的是,有將近一成的人相信,如果台灣對中國經濟倚賴達一定程度,兩邊關係就可能就會產生質變,這表示對於經濟交流的保留;同樣地,也有百分之五的人表示,是否台灣違反中國利益,也是動武的變數。總之,台灣民眾還是相當理性,未必就是唯利是圖。
民調有如溫度計,除了問卷設計的效度、以及信度等技術問題,重要的是如何診斷、以及開藥,也就是說,如何解釋民眾會有這樣的看法、以及判斷這些態度會如何左右投票行為;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些簡單的數字,對於政府的中國政策有何意義。長時間的觀察是必要的,另外,如果能有比較性的對照組,不管是美國、日本、韓國、還是東南亞國家,就不會對於這些絕對值有過度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