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政府所積極推動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行政院長吳敦義日前向立法院報告,基本的說法是利多於弊。這當然是純粹由經濟的眼光來看台灣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問題是,經濟工具往往可以拿來追求政治目標,國家的領導者不能像鴕鳥般裝做不知道。
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大致上可以使用三種角度來考察國際經貿交流。首先,根據「新自由制度主義」(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透過多邊自由貿易制度的建構,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整體而言,對大家都有好處。
傳統的「現實主義」(realism)則把經濟安全拉到國家安全的層次,關注經濟上的相互倚賴是否會造成所謂的「易損性」(vulnerability),譬如市場的不可取代,進而可能會給潛在的挑戰者提供威脅利誘的機會。
如果以「倚賴主義」(dependency
theory)的觀點來切入,不管是稱為自由貿易、還是全球化,基本上是在強權所主導的框架下分一杯羹;在最壞的情況下,政治菁英、買辦、以及外資頏瀣一氣,老百姓只有苟延殘喘的份。
戰後,世界的自由貿易體系由美國一手擘建,台灣因緣際會被納入,也適時發展出相當的經濟成果。冷戰結束後,中國與美國互別苗頭;既然要扮演大哥的角色,不能老是文攻武赫,勢必要做出相當的讓利姿態。
中國國民黨在2008年重新上台執政以來,政績乏善可陳,特別是經濟景氣並未如選前所承諾般樂觀。甫與其握手言歡的中國憂心忡忡,當然要進行經濟挹注,希望能在2012年大選幫助馬英九連任。
坦承而言,即使沒有外部威脅的顧慮,台灣因為ECFA所獲得的利益,未必能涓滴順流(trickle
down)到一般的老百姓身上;此外,有得也有失,對於那些因為中國貨入境而受傷的產業、或是勞工,政府必須特別加以關照。賺錢未必大家一起分享,不過,成本卻’絕對要由全民買單,並不公平。
另外,中國的經濟活動並未完全自由化,因此,台商的特許儼然就是政治操控的保障,尤其是對於政府制定政策的施壓,搖身一變就是最強有力的壓力團體。此外,在重要關頭,中國也可以要求獲利的台商支持特定候選人,間接介入台灣的政治。
既然馬英九政府選擇與中國經濟整合,實質上是將台灣投向大中國經濟圈,那麼,國際上會有何種看法,特別是美國、以及日本?是否有可能在國際政治經濟上做「政經分離」?也就是「政治親美、經濟親中」。這就是大家必須面對的國家大戰略課題了。
如果我們暫時不願意表態,至少也要考量科技轉移的現實。除非我們的研發步調趕得上產業創新,那麼,當美日因為安全顧慮而裹足不前之際,即使我們願意向中國開口,對方有這樣的實力嗎?
*《新頭殼新聞網》2010/6/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