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阿扁二審減刑的可能政治效應 *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前總統陳水扁涉案二審,一家四口的刑期、以及罰款的額度大為減低,顯示受命法官對於罪行、以及罪證,與一審有相當大的差距。不過,政治圈比較關心的議題是,究竟阿扁是否會被繼續延押。大體而言,藍營似乎是認為將扁釋放出來,將可以左右年底的五都選舉,打亂民進黨的佈局;相對地,綠營則戒慎小心,不敢有過多的評語。

就三權分立的原則來看,最後的防線是司法部門的獨立性,也就是政治力量不能介入司法審判,否則,司法就淪為政治部門的打手。同樣地,我們也期待司法人員能潔身自愛,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不要試圖捲入政治鬥爭;尤其是在朝野角力陷入你死我活的敵對狀態,司法中立更是政局穩定的中流砥柱。

坦承而言,陳水扁在總統連任之後,由於沒有後顧之憂,原本可以有一番作為;然而,由於國務機要費等案發,無法履行向選民所做的承諾,也讓半信半疑的支持者意興闌珊,終於讓民進黨失去政權。在這當中,檢方在媒體前面盡情忘我所做的表演,遠超過法律專業訓練所要求,難怪百姓寧可相信「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傳統智慧。

現在,又面臨選舉的關頭,政客自有盤算,至於法曹,當然也有歷史留名的自我鞭策壓力。不管是否有串供、還是逃亡之虞,相信還是有相當的客觀標準,眾目睽睽之下,相信法官不會隨著政治算計的魔鬼音符起舞。

誠然,在政治場域混口飯吃的人,多少會考量政治事件對於本身的影響,具體而言,就是要衡量必須付出的成本、以及期待的可能效益;當效益大於成本,就是理性的行為者。問題是,政治人物往往只在乎個人的短期好處,不會擔心社會是否要承擔單相當的代價,包括司法的公正是否蒙羞。問題是,選民是否會去投票、以及要投給誰,自有其庶民的思考邏輯,並非精打細算的政客可以猜得出來。

其實,自從政權轉移回國民黨手上以後,扁案的邊際政治效應已經銳減,也就是說,老百姓寧願讓司法單位來處理。如果執政黨為了選票的考量,膽敢折服於那些少數欲置扁家於死地者的淫威,那麼,有可能作繭自縛,反而會激起社會上更多的沒有政黨認同者的憤慨,也就是民間所謂的「氣死閒人」,屆時,一增一減的結果,很可能會得不償失。以二○○四年的選舉來看,到底兩顆子彈激起本土陣營的危機感、還是陳文茜的指控引起醫護人員的公憤,迄今沒有定論。

對於民進黨的當權派來說,與阿扁軟性切割的結果,當然是經過盤算,也就是挺扁連線還是在「大綠」的陣營下,頂多只會搶到一些市議員的席次,尤其是在高雄、以及台南的鐵票區,並不會影響大局、或是左右未來在市議會的運作。換句話說,只要這些支持者不要飛象過河、將票投給藍營的候選人,這都是在傷害控管的範圍內。更何況,要是扁營攻擊民進黨,反而可以證明民進黨改弦更張的企圖心,進而鼓舞所謂的中間選民踴躍投綠。

對於選民而言,政績是檢驗執政黨的唯一依據;親藍人士如果不循正道、空想操弄司法,到頭來,公道在人心,很可能會引起民意的反彈,讓國民黨失去台中市、新北市、甚至於台北市的地盤,將會讓馬英九政府提早一鞠躬下台。

 

 

*台灣時報2010/6/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