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談談所謂的「中間選民」*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在政治學上,中間選民是特殊的美國政治現象,是指美國的社會不像歐洲國家有明顯的社會階層分歧,因此,選民在光譜上的分布集中在常態分配的正中央,因此得名。基於這樣的認知,儘管民主黨、以及共和黨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卻刻意降低彼此在立場上的差異、甚至於有相當的重疊,以尋求擄獲最大可能的選票。

台灣從民主化以來,朝野政黨之間的競爭主要是沿著認同政治軸線在進行,包括族群認同(本省人vs.外省人)、國家認同(台灣人vs.中國人)、以及國家定位(獨立vs.統一)。基本上,除了族群認同是二元對立的選項,國家認同與國家定位都有過渡時期的妥協,譬如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以及不統不獨。台灣如果有中間選民,應該是指後兩者。

阿扁當年所揭櫫的「新中間路線」、以及相關的「四不一沒有」,也就是保證在任期內「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當然是在選票考量之下,淡化國家定位的訴求。同樣地,馬英九總統競選期間所提的「三不政策」,也就是「不統、不獨、不武」,大致上也是避開國家定位的包袱。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政治人物避談統獨,老百姓的國家認同卻有聚合的傾向,也就是自認為是台灣人的越來越多、自認為是中國人的越來越少,尤其是對於年輕人而言。換句話說,不管國內政黨如何精打細算,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選民的國家認同涇渭分明,自有其一套庶民的思考邏輯,沒有中間立場,這不是政客可以抵擋得住的。

這樣的發展,對於政黨選舉策略的盤算,當然是不方便的。我們假設族群認同的激化可以暫時獲得舒緩,當人民的國家認同圖像逐漸趨同之際,沒有中間選民,也就是呈現出一大(台灣人)一小(中國人)的雙峰、甚至於右傾的單峰的分配,那麼,兩個軸線相互拉扯,究竟選民會朝哪一個流動?屆時,立場堅定的國家認同是否會帶動選民的國家定位、還是國家定位的焦慮會模糊國家認同的確立?

我們以為,檯面上的兩大陣營如果堅持避談國家定位,汲汲追求單一軸線的中間選民、不理會另一軸線的絕多選民,沒有政黨認同(nonpartisan)的選民自然會不斷增加。屆時,即使兩大黨試圖繼續聯合壟斷,看起來像是蘇花公路上徐徐前進的兩輛砂石車,表面上是互不讓步,其實是各佔一個車道,不讓其他小車有超越的空間,霸道之極,卻徒呼負負、無可奈何。

此外,在經濟全球化之際,藍綠政黨不約而同高舉自由經濟的大旗,並未用心規劃如何以國家的力量來幫助無力調整者,同時,對於重分配的課題也是不聞不問。,大家不是國家的雇員、就是財團的受薪者,中下階層的苦水無處吐,終究,還是會有越來越多的選民表示不滿,這就是醞釀政黨板塊重整的契機。

 

 

*《台灣時報2010/3/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