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週末的台北市大安區立委補選,國民黨籍的蔣乃辛以四萬五千票當選,贏得相當辛苦;相對之下,民進黨籍的周柏雅獲得三萬六千多票,按照自己人的說法,則是輸得相當漂亮。果真如此?
如果說民意調查是平時考的話,自從在苗栗縣的立委補選大意失荊州,國民黨中央戒慎小心,唯恐一失足,不只是失掉一席國會議員(抽考),而是擔心骨牌效應一發不可收拾,演發為年底縣市長選舉的藍綠地盤更動(期中考),甚至於影響未來馬英九總統的連任大局(期末考)。
大體而言,在單一選區之下,除非是輸贏的機率過於懸殊,譬如A咖對B咖、甚至於C咖,否則,在你死我活的競賽裡,選民一定會踴躍投票。然而,為何投票會不到四成?就戰術而言,國民黨一如往昔,刻意冷處理選戰,彷彿是相信在本身強而有力的組織動員下,只要淡藍、或是年輕的選民意興闌珊,就可以低調抵擋對方的攻勢。
其次,在兄弟鬩牆之際,為了抗拒新黨候選人姚立明以正藍自居、挾紅杉軍之勢取而代之,國民黨全力營造危機意識、大打團結牌,以反民進黨、反陳水扁的守勢,來醞釀棄保效應。由於幾次台北市長、以及總統大選的經驗,出來投票的藍色選民,顯然是對於綠色的嫌惡遠超過對於馬劉政府的失望,因此,硬是策略性地把票集中給藍營的二軍。
在民進黨方面,由於國民黨對於李慶安事件處理不當,加上馬英九上台以來的政績乏善可陳,因此,對於是否能在這個「中國城當中的唐人街」異軍突起,帶有相當的遐思。特別是郭冠英事件爆發,國民黨的危機處理溫吞有餘、魄力不如,也讓人覺得有幾分操作的空間。
然而,在整個炒不起來的選戰當中,除了以「對馬英九的不信任投票」、以及在國會增加一個席次,我們並未看到民進黨有比較正面的訴求。此外,儘管天王奮力前往加持,不過,派系鬥爭的新聞不斷,包括陳水扁與謝長廷的隔空對話,以及台南縣長候選人產生過程紛爭不斷,蔡英文主席雖然個性強悍、卻顯得優柔寡斷,再再都讓支持者無法釋懷。
在整個競選的過程當中,最拙劣的把戲是,應該政客企圖分化藍色選民循循善誘道:如果不願意投給民進黨、至少也可以投給新黨。這樣負面消去的做法,完全背離政黨政治以政見交換選票的契約真諦;光是這一點,就不是正派的政黨所應為。
如果說國民黨可以慶幸度過一個難關,民進黨上下高興已經突破敵人的陣營、撼動國民黨的鐵票區,由三七比成長為四六比,則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不要比總統大選的票,相較於李慶安上回立委選舉的票九萬九,蔣乃辛失去了四成五的票,而上回羅文嘉也有四萬八,周柏雅流失了二成五的票;由此看來,我們頂多只能說,民進黨的選民流失率低於國民黨,而非政黨版圖的真正擴張。
如果進一步分析藍綠雙方在大安區的支持者組成來看,經過先前公投領票的試煉,本土選民在蓋章領票的過程,早已被選監人員點油作記號,卻願意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投給羅文嘉,應該是深綠的死忠兼換帖;此回,這些人卻用腳來表達對民進黨的心灰意冷,應該不是中間選民對於國民黨政府無能失望,所能比擬。
我們可以看到,在反扁與反李(慶安)的攻防戰之中,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戰略依然不變,也就是試圖以聯合壟斷的方式,不容有新的政治勢力出現,來達到各自固守地盤的目標。不過,過低的投票率,不應該只是怪天氣,而是要用心體會選民的生氣。當選民選擇與政黨去鉤之際,就是醞釀新政黨出現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