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得到三通,輸了國會監督

 

                                                                                                             施正鋒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中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於十一月初來台,與海峽交流基金會江丙坤會長簽署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直航、以及食品安全等協議。大三通在十二月十五日全部開放,台灣與中國的經濟整合水到渠成。

不過,就政治層面來看,我們擔心四項協議對於憲政體制可能造成的嚴重傷害。原本,江陳會談只涉及經貿等事務性議題,立法院照理沒有必要橫加阻擾。然而,站在三權分立的角度,儘管外交應該是由總統所主導,不過,不管以任何形式來簽訂,國際協定還是必須接受國會的監督。

純粹就經濟效率的觀點來看,如果沒有牽涉到政治議題,國會當然可以授權行政部門對外簽訂行政協定,事後再作核備即可。然而,當國會有任何疑慮,果真箭在弦上,國會議決曠費時日,起碼也要把苦衷向議長、或是反對黨領袖做懇切的說明。

然而,陸委會卻堅持該四項協議未涉及『兩岸條例』的修法規定,無視立法院長王金平、以及民進黨團的審議要求,故意迴避朝野協商的慣例,強行拖過三十天的期限,讓這些協議未經國會決議就自動生效。也難怪有人會質疑,如果馬英九未來與中國逕自簽訂所謂的「和平條約」,是否可以循此模式炮製?

既然國民黨在國會有絕對優勢,即使要配套修法,也可以有恃無恐、一步到位。其實,總統在進行對外談判之際,可以與國會唱雙簧,以免北京予取予求。為何政府捨此剎車,刻意規避國會的監督?

國際關係理論的「結構觀」來看,決策者面對國際結構的制約,只能在逆境中尋求最佳的調適,因此,在全球化的壓力之下,中國化就是最便捷的選擇。當主政者以虛擬的國際化把台灣納入中國的框架,也就自外於台灣的社會。

再來是「化約觀」,影響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是來自國內的政治壓力,特別是利益團體對於政黨的曉以大義,而國際協議只不過是挾洋自重的工具。如此一來,外部力量只是操作內部合縱連橫的一根桿罷了。

最後,在「建構觀」之下,政府可以說是結合國內與國外政治的掮客,而外交政策成為這兩股力量相互競逐的場域。國家在摸索如何與民間社會、以及國際社會互動之時,倒是可以嘗試著建構自己的認同。

如果以「結構觀」來看,陳雲林是來自宗主國的欽差大臣、巡按御史,前來宣示大中國的天威,而那些競相逢迎的政商名流,恰似南宋小朝廷滅亡前的臨安士大夫。如果以「化約觀」來看,陳雲林裝瘋賣傻,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相互套招,暫時利用台灣的外來政權羈糜政商統治階層。如果以「建構觀」來看,陳雲林是異族來使,當然要讓他知道,台灣人不像國民黨那麼懦弱無能。

坦承而言,我們無從得知究竟馬英九總統的自我定位為何。

 

 




 

中國時報2008/12/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