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馬英九政府五月二十日上任,迄今已有三個月,新總統的支持度節節下降,宛如坐雲霄飛車一般。根據世新大學公佈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老百姓對於馬英九總統的施政滿意度只有45.5%,而不滿意的人也有36.5%,特別是不滿意當前經濟表現的,竟然有71.6%,可以說是怵目驚心。
如果再看中華徵信研究所針對五百大企業經理人所做的調查,這些CEO對於馬政府的經濟施政滿意度只有15%,表示說,原本企業界對於馬英九在大選過程中的「拼經濟」有過高的企盼,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特別是在經濟層面。同樣地,一般選民對於「馬上好」也有無限的遐想,當然對於馬總統施政表現不滿意,歸咎於經濟情況不佳、以及民生物價持續上漲。
相對之下,行政院研考會的民調卻樂觀顯示,有41.9%的受訪者滿意劉兆玄的施政。當然,如果純粹就民調技術而言,正面陳述與負面提問的結果未必有同樣的效果,不過,行政團隊如此粉飾太平,不顧民間普遍感受的相對剝奪感,不免令人有何不食肉糜的感慨,畢竟,有高達45.7%的受訪者認為生活過得比以前更差,也難怪來自桃園的國民黨立委陳根德提出警訊,不要被因為阿扁洗錢疑雲所產生的一時反貪污民氣所誤導,認為可以因循怠惰。
為甚麼選民對於馬總統的施政表現評分,只有低空飛過的60.1分?而劉閣揆的得分更低,只有慘不忍睹的57.5分?
馬政府的施政中心在於經濟層面,尤其是將所有的希望放在開放三通,也就是直航所帶來的成本降地、以及相關的中國觀光客效益。然而,到目前為止,不僅證明陸客的消費能力有限,連人數也與原先的估計有相當大的差距,更不用說因為排擠效應所引發的日本觀光客卻步;同樣地,所謂陸客投資房地產的利多訊息,證明只不過是房市的宣傳炒作伎倆,並無多少真正簽單買賣的實績表現。馬政府或許可以歸咎京運的短期替代作用,不過,如果到年底,直飛航線依然以松山機場為主、直航的旅客多是台商回國,屆時就要戳破百億效益的謊言。
我們可以看到,劉兆玄團隊的經濟承諾,主要是建立在把台灣的經濟與中國結合為一體,希望以經濟整合來帶動台灣的景氣復甦。長期而言,在這種倚賴式經濟發展的底層,其實是沒有敵我觀念的魯莽思維,完全不顧國家安全的任何考量,包括十二吋晶圓可以開放前往中國,廉價地將高科技奉送敵國,而中國的資本也可以如入無人之境般進出台灣,不太像一個有責任的主權獨立國家政府。
再看林林總總的擴大內需方案、還是所謂的「愛台十二建設」,大體是將各個部會的現有計畫改頭換面、再把地方的肉桶建設拼拼湊湊,說是總統大選的輔選後謝、還是明年縣市長選舉的綁樁前金,或許是過於捕風捉影。不過,我們看到這些急就章的預算,尚無法看到雜亂無章的政府的投資如何扮演火車頭的角色,也就是說,如何能以乘數效應打破經濟停滯的窘態、卻又能避免帶來通貨膨脹,否則,這些開銷只能圖利地方派系不說,還會給升斗百姓帶來更大的生活困頓。
在外交方面,由於囿於「外交休兵」的迷思,馬政府相信台灣的外交空間必須仰賴中國的鼻息,因此,外交作為幾乎陷於停頓的狀態。誠然,我們與中國的關係未必要做你死我活的零合競爭,然而,當中國對我們的生存打壓毫不手軟的情況下,連「中華台北」都要手腳不乾淨地改為「中國(的)台北」,低調只能帶來更多的屈辱,儼然「六不總督」葉名琛的「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再世,真是令人搖頭不已。
最令人擔心的還是對日的邦交,原本台日之間心照不宣的標準作業程序,卻因為少數仇日份子的興風作浪,竟然演變成為「二次抗日大戰」,而行政院長劉兆玄一句「不惜一戰」豪語,把前駐日代表許世楷多年的耕耘全數付諸流水,除了暴虎馮河的仇日心態一覽無疑,連新任代表的派任,也顯露出國民黨政府還停留在視日本為中國籓屬的天朝心態。
歲月流逝、一無所成,試問馬英九政府,究竟可以有多少個百日還可以揮霍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