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從戒嚴時期到民主化,台灣的政黨體系由一黨獨大、一大一小、到藍綠兩黨,政黨板塊似乎已經呈現凍結;特別是在總統直選、以及國會選制調整為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之後,小黨生存的空間大為被壓縮。果真如此?

就民心的向背而言,馬英九雖然在去年獲得總統連任,民意支持度卻急遽陡降,儼如垂直落體,看來令人驚心膽跳,還以為是封建王朝末日。然而,民進黨並未快速從大選的挫敗回神,甚至於在九月政爭,國民黨茶壺內的風暴驚天動地,民進黨內部依然派系傾軋,自是無法漁翁得利。

相對之下,前總統陳水扁獄中稍安勿躁,近日媒體版面比先前銷聲匿跡,反而民調點數大幅成長,難不成是選民有弦外之音,嘲諷台面上的政治人物?同樣地,白衫軍、以及黑衫軍旋風崛起,雖然看不出有進一步組織的跡象,卻呈現出百姓對於當前政治運作的不滿,而朝野政黨卻尚難有吸納的可能。

大體而言,政治場域必須反映社會結構、特別是經濟力的分佈,只是大家對於現有的制度習以為然、加上認知改變需要一段時間調適,轉換上往往有落差,難免有「霸權穩定」(hegemonic stability)的現象。然而,當轉置的機制無法忠實傳達社會大眾的期待,就是醞釀政治變動的前夜。

多年來,台灣的政治分歧大致上是以認同為楚河漢界,不管是省籍族群、還是統獨國家定位;相對之下,西方民主國家多以經濟意識型態作左右之分,台灣的政黨似乎可以睥睨無視。或許這是因為百年來統治者的禁止、加上共產國家夕崩潰,讓經濟分配的議題一直無法有合理的討論;大家苦無出路、卻又不自覺自我禁錮。

國民黨源自革命政黨,先後鎔鑄共黨、以及法西斯的成分,日後即使披上民主政黨的外衣,還是擺脫不了黨國體制的本質。民進黨傳承黨外的抗爭傳統,原本獲得都會中產階級的青睞,不料在執政後,一方面於財團的循循善誘、另一方面退縮為南部的政黨,一時面目難以辨認。如果說兩大黨有其共同點,就是使用各種社會福利措施來收買人心,尚難顧及全盤的重分配考量。

其實,即使沒有中國的領土野心,台灣在搶搭全球化列車之際,還是要面對國內分配的課題;也就是說,由於並非所有產業有能力進行創新、或是升級,政府必須有幫助調整、或是救濟的作為,不能以自由經濟為名,聽任財大氣粗者說風涼話。由ECFA到服貿協議,民間的反彈,顯示企業貪婪、政府無能、以及政客無心;只不過,即使拖到明年七合一選舉,看不出有耳目一新的動力。

儘管公民團體躍躍欲試,不過,單一議題恐難進一步制度化結合;特別是反政黨、甚至於反政治的傾向,即使動員方式新穎,畢竟只是一時的眩惑。回到原點,還是要政黨從事努力。當年,英國工黨一舉取代自由黨,殷不遠。

 


*《台聯style2013/11/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