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於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來說,突如而來的九月政爭,雖然凸顯馬英九的違憲亂政、以及鬥爭手段拙劣,不過,既定的目標是打贏明年的七合一選舉,而短期的任務則是全力阻擋服貿協議,才有心思談更上一層樓,因此,如何抗拒壓力而不捲入爛泥巴戰,應該是他的當務之急。 自從接任黨主席以來,由於蔡英文挾總統大選餘威,儼然另立中央,黨內同志面對「兩個太陽」左右為難,蘇貞昌只能以勤走基層來補暫時西瓜倚勢之不足,同時著手明年縣市長選舉的提名協調,希望大小派系都能雨露均沾,共同為2016年的總統大選打下灘頭堡。 一年多來,作為綠營的共主的蘇貞昌,必須不時面對自己人的掣肘。首先是謝長廷以中國政策必須改弦更張大做文章,翻雲覆雨,要求主導中國事務委員會,終究就範。蘇貞昌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進行「華山會議」,不願意黨內因為舌槍唇劍而擦槍走火,也降低有心人士大做文章的機率。 白衫軍因為洪仲丘案崛起,雖說拒絕政黨,其實是排拒一向與社運理念相近的民進黨;為免落人政治覬覦的口實,民進黨選擇適度關心、卻保持距離。服貿協議於兩次立法院臨時會徒勞無功之後,顯示國會監督機制不足,民間對於馬英九政府的闖關不滿,民進黨被流彈打到,必須積極備戰。 蔡英文主導國是會議弄巧成拙,國民黨推出朝野辯論服貿協議,蘇貞昌當仁不讓,黨內則有替馬英九解套的雜音,而一些社團也擔心是否會淡化國會審查的重要性。此番,蘇貞昌趁著兵荒馬亂取消電視辯論、以免模糊社會關心的焦點,也是天助自助;只不過,接下來的逐條審查是一場硬戰,就看政策會與智庫如何襄助黨團。 國民黨內訌,民進黨未必得利。王金平擔任議長多年,既是競爭、也是合作的對象,特別是民進黨執政八年其間,由於朝小野大,一般法案及預算都要假手協商,彼此相敬如賓。這回,馬英九政府因為服貿協議受阻而遷怒,毫不靦靦地以司法權駕馭立法權,無視憲法的規範,當然引起公憤,已經不是藍綠之爭。 除了送暖,民進黨也體會到必須有所反制,才能捍衛國會的尊嚴,以免讓稱孤道寡的馬英九得寸進尺。到目前為止,蘇貞昌已經提出彈劾之議,而黨籍立委連署釋憲,另外,前副總統呂秀蓮也發動罷免,也就是法律與政治、以及議會與社會分頭並進,要求知所進退。 基本上,在國民黨的國會優勢下,要成案有相當高的難度。然而,卻不能因此怠惰卻步、任憑馬英九糟蹋國會,至少也要藉機帶領選民對於憲政的關懷及討論,而非只是寄望於選舉日的機械式投票而已。因此,一些綠營人士所謂「引起對立」的擔憂,令人匪夷所思,不免助長馬英九的氣焰。 大體而言,蘇貞昌看來無意過度介入行政與立法的憲政爭議,而是讓黨團主導政治運作、智庫從事議題論述,以免有趁火打劫的嫌疑。由於國會開議,立委無不摩拳擦掌,左打府院、右打東廠;加上服貿協議審查的重頭戲在即,只要有備而來、虛心請益,大家都有大顯身手的機會。至於體制外的串連,就讓沒有公職、或是有意六都選舉者去動員,避免與反政治、反政黨的新興力量為敵。 天賜良機,執政黨內亂,蘇貞昌站在黨魁制高點,可以安內攘外,全心全意致力黨內的派系整合,同時好整以暇展開黨籍的清查。大體而言,蘇貞昌扮演主帥的角色,不疾不徐,朝著既定的目標去邁進。只要法律程序曠日廢時,馬王之戰恐怕會延續到明年底的選舉,短期看來,國民黨本土派沒有出走的迫切性,暫且不用著眼政黨板塊變動的挑戰。 長期而言,由ECFA到服貿協議,民間的焦慮反彈日漸,正反映台灣面對全球化所產生的劇烈社會分歧變動。國民黨擺明是外力、財團、以及買辦三角同盟的打手,民進黨帶頭反對,遲早必須提供正面的國家發展願景,讓那些在政治場域外漂浮徬徨的廣大群眾尋求定錨及認同。 *《王週刊》,試刊二號,2013/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