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F:\home.gif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雜誌

 描述: F:\mail.gif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黃昭堂:獨立建國未成 同志們須努力 *

 

 



李鴻典

2008/10/16656

 

台獨建國聯盟主席黃昭堂表示,現在是台獨運動最艱困時刻,台灣派更需奉獻心力,一旦台灣能夠真正獨立建國,將會使台灣文化及台灣精神更加彰顯。「獨立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主張終極統一的總統馬英九上任以來,不斷開放兩岸交流,但所作所為卻是讓台灣價值一直往中國傾斜;同時,也不斷清算前總統陳水扁。在「馬統政府」如此作為下,台灣派內部卻出現整合危機,缺乏強而有力領導;在甩不掉阿扁陰影、整合出問題下,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貓熊卻將來台,屆時勢必讓台灣主權更加弱化,在般多不利因素夾擊下,台灣派該何去何從?而台灣獨立建國的理想又該如何達成?台獨運動的下一步要如何走?

 

領導力軟趴趴? 台灣派待整合

 

馬政府上台後,為了討好中國,不斷退守主權,北京奧運期間,台灣從中華台北一路退至中國台北;馬英九積極推動外交休兵;放棄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開放周末包機直航點、擴大中國觀光客來台旅遊;放寬企業赴中國投資四○%上限;馬英九認為陳雲林來台,稱他「馬先生」即可;馬英九認為台灣與中國是「非國與國的特別關係」、「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擬開放十二吋晶圓廠赴中國設廠;為了便利中國人到金馬觀光旅遊,擬給予落地簽證;擬承認中國學歷、開放中國學生來台就讀大學。

 

由於綠營在今年總統大選後失去執政權,打擊本土陣營士氣;而且,立法院又僅剩下絕對少數的二十七席席次,根本無法對馬政府傾中作為產生任何實質遏止作用。加上阿扁爆出海外帳戶疑雲,更是令情況雪上加霜,就連獨派也感到無力,衝擊台灣派建國理想。

 

台灣社秘書長羅致政說,台灣派現在面臨兩個危機。首先,是領導力與領導方向的危機,「不是針對個人而已」;無論是民間社團也好,還是被寄予最大厚望的民進黨也罷,都面臨領導力不足的問題。他表示,民進黨既然有心要當反對勢力的領導者,現在關鍵就在於到底民進黨能不能擔負起扮演民間力量的角色,問題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夠果敢、不夠強硬,讓民間有力量卻不知如何宣

 

提及台灣派整合問題,羅致政說,這仍與缺乏強而有力的領導力有關。他舉例,現在各界都對中國黑心食品、商品、學歷等問題感到憂心,也都有各自的關切焦點、因應之道,但卻缺少了整合、齊聚的共同解決方法。

 

羅致政進一步指出,加上綠營內部對於陳水扁也有不同看法。阿扁現在動作不斷,看得出是在想辦法自救,但不見得是在救台灣,他說,或許有挺扁支持者認為綠營不應該跟阿扁切割,但他提醒「救扁不等於救台灣」,「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救台灣」,他也直言,民進黨可能對「與扁切割引發不滿」感到不知如何應對,但他說,「不要放大對阿扁的支持力量」,民進黨該盡力思考的是如何整合綠營、台灣派力量。

 

上街陳雲林? 掌握契機反擊?

 

除了領導危機外,羅致政也指出,台灣派的第二大危機是執政權不在手裡,「制衡力量嚴重失衡的危機」。現在立法院綠營只有二十七席,面對國民黨全面執政的黨獨霸,台灣派這邊卻沒有任何可以煞得住車的對策;此外,在媒體上,親中的統派媒體勢力也遠遠大於本土媒體,加上馬英九政府傾中政策,兩岸雖然交流頻頻,看似關係破冰,但實際上卻是台灣籌碼不斷流失。

 

在此情況下,陳雲林與統戰意味濃厚的貓熊一旦來台,是否會讓台灣派力量更加衰退?面對「台消中漲」局勢,如何是好?羅致政表示,其實任何危機也都是轉機,在國民黨親中勢力高漲,綠營反制勢力消退下,國民黨這次的邀約,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也就是說,陳雲林來台可能會繼續傷害台灣,但台灣派應該好好掌握契機反擊。

 

「這又要回歸到領導力的問題」羅致政說,民進黨雖然一直表達反對陳雲林來台立場,但不能只靠嘴巴講講而已;人民之所以會失落,不知道如何跟,不知道要對民進黨如何期待,原因正在於此。他說,反親中、護主權,應該是綠營、台灣派、民進黨不變的主軸、政策,「難道說假如陳雲林不來,民進黨就要放棄這個價值嗎?」陳雲林來台是理由、切入點,「究竟上不上街頭」,民進黨的態度居然是持續評估!直到本土社團確定會有動作,才決定要跟進配合。

 

羅致政直言,其實現在台灣派遭遇到的危機,很多部分確實是因為民進黨太過被動所造成;「領導者是要站在前面,帶大家往前走,而不是躲在後面看情勢才決定要如何走!」他強調,民進黨既然還有身為台灣本土政黨的自覺,就要了解人民真正的想法,然後想辦法去開創情勢,不要拖拖拉拉。他表示,蔡英文既然已經慢慢把民進黨的財務問題解決,整備也該結束,應該要積極展現帶領台灣人民往前的力量,「不要再讓人民失望」。

 

統派勢力高漲? 獨派先穩陣腳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專任教授李筱峰表示,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危機愈強激起的危機感就愈大,他坦承,現在台灣派確實跌入谷底,民進黨缺乏積進領導者、甩不去阿扁陰影、綠營整合不順、獨派也使不上力,馬統政府卻一直要把台灣帶到中國去,種種不利因素都出現了,但或許這是讓台灣民眾自發奮起的好時機,「我認為不要悲觀,社運領袖、知識分子應更積極」。

 

李筱峰說,馬英九認同中國,「本來就是中國人」,未料,競選總統過程中,一席「燒成灰也是台灣人」的選舉語言,卻成功騙到台灣人的票,「這是台灣人自作多情的性格」。現在馬英九回歸中國人本性,所以想盡方法要回歸祖國,「這是他的本性,也不能怪他不對」。

 

提及在如此多不利因素交雜下,台灣未來是否還有獨立建國可能?李筱峰直言,以後會有折衷路線,「不是大一統,也不是完全獨立」,在正反拉鋸情況下,會出現一條合的路線,呈現不全輸也不全贏狀態。

 

此種狀況台灣派能接受嗎?對此,長期追求台灣獨立的李筱峰表示,當然是不滿意,但在局勢大不利情況,若能朝向這樣的方向發展,「尚可以接受」。但他也強調,在統派勢力高漲下,就算要走出「正反合」中間路線,獨派、綠營等台灣派人士,也要先穩住陣腳,要堅持一貫的台獨建國主張,護住本土意識、台灣價值,否則難以跟「大一統」繼續抗衡下去。

 

重回建黨時期? 應該調整心態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兼任教授李永熾指出,他早就預言過馬政府的終極統一三部曲:「先發展兩岸共同市場,再來簽署兩岸和平協定,最後完成一個中國統一大夢」,可惜台灣民眾似乎漠不關心;台灣人雖然有主權意識、台灣主體意識,但卻都不夠堅定,沒有轉化成「台灣國家意識」,所以才會輕易讓空口喊愛台灣的馬英九騙走執政權,台灣派輕易被中國派打倒,身陷癱瘓狀態。

 

李永熾分析,由於二○○○年政黨輪替,台灣人陳水扁當選總統後,讓台灣民眾有了誤解,以為陳水扁與民進黨就代表了台灣派。他說,實際上從二○○○年到二○○八年,台灣意識起起伏伏,「自認為是少數政府的民進黨,不敢堅定台獨立場;獨派人士也在模糊地帶中打滾,過度擔憂台獨會弄垮本土政權」,於是,台灣派的戰鬥意志逐漸消退。

 

反觀奪回政權的馬英九,卻是相當堅持中國意識,對於台灣人不屑一顧,因此,政見可以輕易跳票,台灣民生經濟也可隨便搞壞;面對受災民眾下跪陳情,不會去攙扶;用中國皇帝規格祭孔;現在則要開放中國學生來台、承認中國學歷,準備以中國意識來毒害台灣。

 

「統派以及中國人最怕的是什麼?就是台灣獨立!」李永熾強調,過去統派動輒以台獨污名化民進黨及阿扁,原因正是怕台灣獨立,但沒想到,民進黨政府卻落入統派的陷阱,不敢提台獨。他說,過去二十年的本土政權,台灣派都把台獨目標寄託在前總統李登輝以及阿扁身上,但卻因未能達成而感到失望,但他強調,台灣派不必失望,因為獨立建國本來就不容易,何況現在的政治局勢又回到民進黨建黨時期,「我們的心態也應該隨之調整到李登輝執政初期」。

 

李永熾說,中國人看不起馬英九,馬英九則瞧不起台灣人,所以中國對台灣的定義可想而知;因此,台灣人應該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而不是中國人或是自認為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國家,才足以與馬英九、中國派對抗,「這樣的決心,在局勢如此差的時候,更應該展現出來」,台灣派應該積極地闡述台獨意識。

 

至於如何做,李永熾表示,陳雲林月底若真的帶貓熊來統戰台灣,除非陳雲林願意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否則台灣派應該以最強烈的方式拒絕,「不要只是喊喊口號而已」,獨派社運團體、民進黨等台派人士,要有這樣的勇氣,否則,要是連台灣獨立都不敢講,連拒絕一個來台灣矮化我們主權的中國人都做不到,這樣發展下去,台獨意志恐將淹沒在統派勢力的浪潮中。

 

派系還在內鬥? 如何被人期待?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施正鋒則說,台灣派現在陷困境,民進黨難辭其咎,執政八年很多可以做的改革都未做,眼中只有自己,離社會愈來愈遠,現任黨主席蔡英文最近突然想到黨外時期打的朋友,但執政時呢?「民進黨要跟大家作伙是滿困難的」。

 

此外,施正鋒也直言,部分社團在民進黨取得政權後,也急於享受革命成果,甚至有休生養息的想法,「台獨聯盟打了四、五十年,也都不敢有這樣的念頭!」失去自主性,所以才會被牽著走,「社團也要自省」。

 

提及阿扁,施正鋒說,很明顯,阿扁現在到處取暖,拉民進黨死忠派、部分獨派人士背書,要把國民黨對他的追殺擴大成對台獨的追殺,甚至牽拖前總統李登輝,但實際上,阿扁所謂匯款海外是為了作為台獨基金?阿扁真的有這樣的強烈主張追求台獨嗎?

 

至於民進黨,自蔡英文上任以來,雖不斷高喊要走出阿扁時代,但其實,阿扁的陰影恐怕沒這般容易擺脫。施正鋒也以明年縣市長提名為例指出,現在民進黨還是在派系內鬥,且已決定由中央黨部逕行提名縣市長參選人,但中央黨部是否又是特定派系把持?這種情況如果不變,明年縣市長選舉他相當悲觀。他也坦言,現在局勢對台灣非常不利,假如沒有共赴國難的覺悟,民進黨確實難以被期待。

 

找出關鍵領導? 建國依然有望

 

如此發展下去,台獨建國還有無希望?施正鋒認為,比起其他社運團體資源還是相對較多的民進黨,現在已經沒有過去的理想,只是利益共同體,眼中剩下的只有選舉,但卻不懂政策,「這是八年執政失敗的原因」。拋開民進黨不談,施正鋒說,獨派或是台灣派,在整合時,不要只有形式,表面上看來很好,但私下卻是爾虞我詐,盤算該如何出風頭,卻沒有人願意真正把資源拿出來;另外,也不要只會喊主權獨立,因為除了主權獨立,人民感受最深的還是食衣住行等民生問題,「這部分也要想辦法替台灣人顧到」,另外,國家制度也就是台灣憲法的制定,也是要持續努力的目標。

 

施正鋒強調,民進黨要如何掙脫阿扁陰影的枷鎖、黨內鬥爭的包袱,社團是否能拋開私心、真正共同發揮作用,而台派人士中,是否能出現如前總統李登輝般的領導人物,都是未來台獨是否還有望的關鍵。另外,對於台灣發展有所關注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也要有骨氣,想辦法站出來;他強調,陳雲林若在月底來台,知識分子們應該積極抗議,「不要讓人家覺得,追求台灣獨立的台灣人好像只有那些被遊覽車載來街頭的南部民眾」。

 

海角七號熱賣? 彰顯台灣意識

 

政大社會系教授顧忠華則指出,台灣現在所面臨的主權危機,與民進黨執政期間的效應息息相關,他說,民進黨執政最大問題在於未能擴大社會支持基礎,反而是流失不少「戰力」;所以現在很多人想到民進黨時,不是民進黨當初建黨的理想性,而是民進黨執政未能真正帶給人民快樂、希望,只剩八年執政的慘痛經驗。

 

不過,對於藍營,顧忠華說,台灣人其實也沒有很大的期望,「對藍營向中國傾斜的形式感到無奈。」在此情形下,獨派或者是台派力量似乎有盤整跡象,但究竟是否能有新的力量出現,還處於朦朧階段,需要持續觀察。

 

顧忠華表示,馬政府現在對中國採取友善的政策,但能否貫徹其極統的效應,其實也難定論,因為以近來發生的中國毒奶粉事件,或是熱賣台灣電影【海角七號】激起的台灣意識,都反映出台灣社會自主性是不能太低估的。他表示,政治力分分合合,現在的態勢,以綠營或是獨派的角度來看,確實是相當低迷的時刻,但社會卻出現力量凝聚的感覺。

 

「兩岸的局勢發展不能只看政治力,台灣社會的民意,恐怕才是台灣最後的屏障」顧忠華認為,其實台灣能否獨立,假如沒有民意的支持,終將僅是口號。據他觀察,現在台灣社會的動向其實還是相當曖昧不明的,「馬政府上台向中國傾斜的作為,向中國靠攏的利弊得失究竟為何,也許多數的民眾仍在觀望」。

 

重建人民信任? 才是務實作法

 

顧忠華強調,以台灣民主化的經驗來看,其實當初就是有潛在的民意,民進黨才得以崛起、進而執政,可惜的是,民進黨未讓這樣的民意過半。他說,很多綠營人士都喜歡引用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做的民調,指過半民眾支持台獨,但如今看來,或許這份民調鬆懈了綠營對於加強台灣國家意識的相關論述,因而對形式有所誤判。

 

至於台獨建國是否仍有可能?顧忠華分析,過去民進黨執政遭批鎖國,特別是在兩岸交流上,但如今國民黨執政,雖急於開放兩岸,但全球大環境不允許,中國自顧不暇,馬政府的親中政策並未替台灣帶來利多,反而是主權災難連連;「在全球發展都停滯的情況下,每國家當務之急都是自力救濟」,而台灣經濟、社會的整合似乎也更加重要。

 

顧忠華說,無論是走獨立路線或是向中國靠攏,都面臨全球大環境的條件限制,而以台灣獨立派的角度來看,務實的做法就是回歸基本面,重建人民信任;畢竟當初民進黨執政是來自於社會力的支持,但民進黨卻以政治與權力動員來進行操作,於是與社會力脫節。「民進黨、社運團體,都要想辦法重新建立跟社會民意的連結」。

 

已被逼到街頭? 不應害怕上街

 

民進黨立院黨團副幹事長管碧玲指出,現在可以很明確看出馬英九心中有一個急迫的中市場、兩岸整合的使命感,「大中國的統一思考」;在經濟面上,各部會總動員,要讓中共同市場法制化,文化教育面上,採取漢語拼音,屆時台灣護照與道路標示將跟中國一致,就連商品檢驗標準也要與中國整合,到時台灣就以中國標準為圭臬,除此之外,政治上更是不惜得罪美日,緊密與中國結合,「全面向兩岸統一」。

 

管碧玲說,在此情況下,民進黨要有所體認,必須知道在國會已經無法得到任何東西,國民黨既然已經把民進黨從國會逼到街頭,民進黨就應該持續性有所作為,假如還是以選舉路線作為思考,將會無能為力,人民也不會再有期待。

 

對於統派勢力高漲,台獨未來發展,管碧玲不諱言對此感到悲觀,一切端看人民決心,民進黨也要有所調整,要體認現在國會的二十七席席次,只能視為人民力量的管道。她也重申,或許有人還是以選舉考量為出發,因此害怕上街頭,但是,倘若民進黨連上街頭反對國民黨馬政府錯誤政策的勇氣都沒有,那選舉也別想贏。

 

響應公民運動? 讓世界都聽到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賴清德補充,民進黨因應陳雲林來台,將十月定義為公民運動月,表達台灣是多元民主社會,對各項議題有清楚的主張,而各民間團體活動也會依次展開;十月底十一月初公民運動結束後,將整為大型群眾運動,不論是採集會或遊行形式,將清楚表達台灣主流民意、守護台灣主權,向中國嗆聲,讓世界聽到。無論是民進黨或是心台灣的獨派、台派人士,面對馬英九義無反顧出賣台灣的決心以及速度,都無法避免透過走上街頭來進行抗爭,他說,馬英九的主權讓渡已經讓中國黑心食品、中國學歷影響到台灣的民生問題以及就業市場。

 

另外,賴清德也說,國安局長蔡朝明十月六日在立院答時透露,多年前造成台灣大恐慌的SARS病毒,國安局有證據是中國生化戰劑。他痛批,中國是一個比伊拉克還有恐怖的國家,但馬英九卻帶著台灣抱中國大腿;賴清德坦承,台灣派之所以節節敗退,原因確實是不團結,大家都各持己見所以愈離愈遠,倘若明年縣市長選舉以及二○一二年總統選舉,台灣派再輸,屆時統派力量只會更加猖獗,「現在絕對是關鍵時刻,民進黨、綠營、獨派等台灣派人士,要有同舟共濟的決心」。

 

台灣國民會議(台教會與多個本土團體所組成)發言人劉重義表示,台灣人最缺乏的是不知如何團結內部與敵人鬥爭,他說,台灣人素質不差,而台灣也是台灣人的土地,但卻不懂與敵人對抗法則,「這是相當可惜的」。

 

劉重義認為,馬英九那群馬統幫、國民黨外來政敵的傾中,確實是台灣危機,但意識到這點的本土社團,近來也因此有凝聚現象,例如台教會近來開會的人數都變多,而九月底的「部落客台灣最大聲」聚會也有許多年輕人願意站出來;他相信,只要找回台灣派信心,然後知道如何團結與如何跟外來政敵對抗,台灣獨立建國仍可期待。

 

社團應速整合? 奉獻勿搶功?

 

台獨建國聯盟主席黃昭堂總結表示,現在確實是推動台獨運動以來的最艱困時刻,但台灣派人士在此時刻,才是更需要持續奉獻心力,尤其是有號召力的領袖型人物,都要懂得「要被尊重、被推崇」,就要「先奉獻」,「不是躲著不發聲,然後等到人家得差不多了,才又出來搶功」。尤其是民進黨,不要以為失去政權,重回在野就對台灣人沒責任,民進黨欠台灣人太多,應該出來還。

 

黃昭堂指出,過去國民黨蔣氏政權是以高壓方式迫使台灣人服從,因此,獨立運動未能快速推動,還有藉口,如今,國民黨馬政權卻是台灣人自己選出來的,「這次再也沒有任何藉口」;且馬政府又一反蔣氏反共作法,選擇抱中國大腿,「這正是造成獨立運動推行困難加倍的原因所在。」

 

此外,黃昭堂也說,今年總統大選民進黨選後,已經打擊台灣人,未料,現在又爆出阿扁海外洗錢案,對台灣人來說情何以堪?「我們輸的不只是選舉,就連過去八年執政的績效,也一併輸輸去」,對台灣人造成雙重打擊,於是士氣渙散。

 

至於本土社團、獨派團體,黃昭堂也坦承,整合確實不太順。他比喻,台灣政治文化就如同經濟文化一樣,經濟是由眾多中小企業撐起,會有彼此不服的情況,而這些社團間也是如此,就算推動台灣獨立的目標一致,但卻有誰都不服誰的情況;對於有人認為,台灣派現在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而民進黨更是常常躲在本土社團後面,他則認為,綠營現在沒有執政權,在資源少的情況下,其實不得不謙卑,因為募款也好、動員也罷,確實都有難處,「伺機而動也是一種選擇」。

 

陳雲林是小官? 陳應先嗆馬

 

提及陳雲林若來台,獨派應該如何趁勢而為,黃昭堂表示,其實陳雲林只是個小官,「是否要用一百萬人抗議的規格來招待他?」其實也未必。他說,台灣人現在對於馬政府確實不滿,因此,辦活動、上街頭有其必要,從八三○人民的怒吼來看,自發的民眾也絕非膨風,然而,這股力量究竟應該如何運用,是要間歇性地宣,還是要讓力量繼續蓄積?台灣派領袖們要多加思考。

 

至於台灣派應該如何將力量延續,黃昭堂表示,本土社團、獨派、民進黨等台灣派陣營,彼此要維持經常性且良好的互動,力量才不會分散。對於獨立運動,黃昭堂則強調,台灣未曾獨立,台獨建國是個從未實現過的目標,因此,無論環境有多差,局勢有多不利,他都會持續推動下去,「台灣派的朋友都不要失志」。

 

其實,曾經有獨派重量級大老抨擊,台獨運動之所以會停滯,李登輝與陳水扁都難辭其咎,「台灣派領袖太賤賣自己」。李登輝把台灣人領袖做成台聯領袖;陳水扁則把台灣人總統做成不是獨立國家的中華民國總統,以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甚至宣告任內不會宣布台灣獨立。

 

已無執政包袱? 更應大喊台獨

 

黃昭堂則感嘆,這確實是台派人士的謬誤,以為民進黨執政就是台灣獨立。他說,不可否認,民進黨執政確實讓台灣精神得以彰顯,例如母語可以成為主流,但根本的核心價值卻仍未落實,還把「台灣獨立的真目標」視為「假議題」;綠色八年執政充滿盲點,自我設限讓台獨運動停擺,如今既無執政包袱,就該大聲喊台灣要獨立、要一部真正屬於台灣的憲法。

 

台灣獨立究竟有多重要?黃昭堂說,經過本土政權二十年耕耘,台灣現在大部分的人雖然都有「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台灣不等於中國」的認知,但這樣的認知強度有待加強。

 

黃昭堂指出,當台灣民眾被問到「你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時,都能清楚回答「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主流聲音,但若進一步被追問「你是不是華人」時,恐怕會有很多人認為可以接受;但是,所謂的「華人」在英文字義上,仍舊是「Chinese」,這就是台灣國家認同仍不足的所在。

 

黃昭堂自嘲,要大家像他這般由裡到外充滿狂熱台獨思想,可能有點苛求,但他認為,一旦台灣能夠真正獨立建國,將會使台灣文化及台灣精神更加彰顯。他強調,「獨立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就算環境再苦再險,也不能喪志,「要是我們這些追求台灣獨立建國的台灣派不能堅持下去,那豈不是讓統派輕易得逞?」

 


 

* 新台灣新聞週刊2008/10/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