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下一輪太平盛世

邱貴芬

  我的好友吳潛誠走了。過去半年﹐每到台北我必去探望臥病在床的他﹐這次卻是帶著他的訃告走在台北街頭﹐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無奈豈有甚於此者?
  初識吳潛誠﹐是十五年前負笈美國攻讀博士之時。潛誠兄早我一年到西雅圖比較文學系﹐我們兩家比鄰而居﹐幾乎是「氣息相通」﹐當天晚餐煎魚或滷肉﹐夫妻是否吵架了﹐不必過問都知道。不過﹐兩人雖同系﹐卻很少修同一門課﹐我只知道隔壁住的同學好像真的很有詩人氣質﹐每當我和我先生看完午夜場電影會來﹐總看到他獨自在家門外徘徊的身影﹐夜深水涼﹐我總想:吸取星空燦爛西雅圖的夜氣﹐吟詩作詞﹐何等詩意!一直要到許久以後﹐我才意識到我以為的浪漫詩意﹐或許更有幾分寂寞無奈。
  與吳潛誠真正有密切交集﹐要在我認識台灣同學會的成員﹐進出他們所舉辦的政治演講和聚會之後。我還記得﹐當時海外黑名單的威脅是大家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看到周遭的朋友往往為了護照到期﹐申請回台加簽而受到政府駐外單位人員的萬般刁難﹐我們是如何的氣憤;我也還記得﹐我們如何在校園裡聽林俊義批判台灣的核能政策;我們又如何躲過注意﹐在台鄉會禮拜堂聽黃信介講述當時黨外的局勢﹐開車到一位台灣同鄉家中的地下室與流亡海外的許信良共聚一堂﹐聽他談台灣的政治;彭明敏、史明、張燦洪、郭倍宏、陳芳明、陳永興﹒﹒﹒這一個個與政治禁忌相關的的名字﹐不時在我們的生活裡出現。我更記得﹐我們一起渡過多少個高談闊論的夜晚﹐當時的我們對於台灣的白色恐怖是那麼憤慨﹐對台灣的前途充滿焦急卻又熱切的期待。參與活動的幾位華大摯友﹐年紀都相當﹐唯潛誠兄長我們十歲﹐往往以他的他的深思熟慮安撫不耐、躁動的我們。
  當時英文系裡的名師亞當斯擅長講授愛爾蘭作家葉慈、喬哀思﹐上課的第一天必帶來一幅愛爾蘭的地圖﹐詳加闡述愛爾蘭獨立運動的歷史。往往一邊聽他講述愛爾蘭﹐我們心裡就想到台灣;讀到葉慈為愛爾蘭獨立運動受難者寫的「1916復活節」﹐我們不由得聯想美麗島事件。十五年前我們在一次次不同場合、地點談論台灣、談論愛爾蘭的情景﹐如今想來﹐依然歷歷如繪。
  回到台灣﹐潛誠兄引介愛爾蘭﹐牽引出他對台灣的關懷:《靠岸航行》、《航向愛爾蘭》、《島嶼巡航》在在透露他穿梭於台灣、愛爾蘭文化之間的心情和期待。解嚴十年﹐我們在這島嶼上共同經驗了台灣急劇的政治和社會變動﹐在電話裡我們像在西雅圖一樣的討論台灣的政治、台灣的文化。白色恐怖大概已經解除﹐海外黑名單也已經取消﹐我們共同的好友在1990年代初終於能不受干擾地回到台灣探望我們﹐但是﹐當年我們那麼熱切聽他們演講的海外黑名單人士一個個回到台灣﹐又有多少依舊堅持往日的理想和熱情?一切竟變得如此詭譎而令人失望。台灣的政治情況依舊沒有達到我們當年的期盼﹐台灣的前途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如同一位如今仍盡心盡力於社運界的朋友所言﹐一起走過這麼值得珍惜的一段台灣歷史﹐元以為大家可以一起老去﹐想不到潛誠兄竟等不及看台灣步入二十一世紀!我竟已經看到我們這一代正逐漸從歷史潮流淡出!下一個千禧年﹐台灣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光景?潛誠兄﹐你靠岸航行﹐為我們的島嶼巡航﹐可看到了我們無法預見的太平盛世?

 

原載:《文學台灣》,〈吳潛誠紀念專輯〉,33(2000.1): 164-6。
轉載業經《文學台灣》同意。

首頁